寄崔钧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骐驎。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梁苑千花乱,隋堤一水长。眼前风物总悲凉。何况眉头心上、不相忘。
因梦聊携手,凭书续断肠。已惊蝴蝶过东墙。更被风吹鸿雁、不成行。
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
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
迕俗坐谈扪虱略,治生欲读相牛经。
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

伊昔端居寂寞滨,每于骚雅爱其人。长篇剩得斓斑锦,短句兼收细碎鳞。

指下粗能知越操,郢中那敢和阳春。愿藏大手无轻露,寸胆于今已自宾。

东君造物无凝滞。芳容相替。杏花桃萼一时开,就中明媚。
绿丛金朵,枝长叶细。称花王相待。万般堪爱,暂时见了,断肠无计。
出林危世是亨途,道眼相逢菜味腴。
愈契大颠非为佛,坡知老印本来儒。
携晴雪瀑藤花路,话旧青镫柏子庐。
万事已抛松枕外,不妨姓字落江湖。

出郭嚣尘远,邵农德意宣。旌旗清赏地,蓑笠嫩晴天。

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殷勤觞父老,和气酿丰年。

刘安遥想是前身,落落东山复几人。青汉月明鸿闪烁,碧松云冷鹤精神。

稚孙晓课月时喜,游子春衫拜处亲。寿酒未央家庆在,秖应从此更千旬。

万里鲸波一苇航,坐移楚畹置吾傍。
叶侵海气三分瘦,花比家山一样香。
灌溉预先收露水,栽培偏爱近朝阳。
莫教晚节侪萧艾,我欲归来结佩囊。

君留越甸长怀我,我在京华几梦君。佳句每从愁里得,远书忽向病中闻。

船来海口人争岸,兵满淮南火照云。今日临风倍凄断,白头清泪共纷纷。

中庭白榆树,时有一蝉声。沸茧方抽绪,鸣弦忽断筝。

苍烟起平楚,落日下高城。曾是天涯客,因之百感生。

两月才能几日晴,六花时作打窗声。冻云不遣东风解,冷絮将填大海平。

积素庭轩常没胫,凝寒草木尚含萌。围炉呵砚吟扪鼻,兽炭频添酒独倾。

阊阖城边烟草昏,自携禅侣过孤村。阴云垂地鸟归树,寒色满空人闭门。

山径雨馀留虎地,野塘秋尽露潮痕。一声牧笛前峰起,回首残阳欲断魂。

嫩寒初褪雨初晴,人逐东风马足轻。天际孤城烟外暗,云间双塔日边明。

未谙习俗人争笑,乍听侏离我亦惊。珍重碧鸡山上月,相随万里更多情。

尔本无情者,缘何亦白头。丹枫同瑟瑟,野水并悠悠。

霜冷下宵雁,月明来钓舟。相逢秋雪里,老我不胜愁。

几年压尘嚣,屡欲返初服。
鹪鹩安一枝,何必恋微录。
潇洒此村居,茅舍带修竹。
田园薄有收,积书高过屋。
所以课子孙,利用聚吾族。
光大不可期,庶几守耕读。

凤头低落画裙边。绣帮三寸花鲜。凌波何幸遇婵娟。

瓣瓣生莲。

怪杀夜来狂甚,温香一捻堪怜。玉趺褪尽软行缠。

被底灯前。

廿年无累一閒身,卜筑深源绝四邻。
屋外桃蹊刘阮路,门前柳色义熙春。
溪山处处从为主,麋鹿时时不避人。
自是顽樗非世用,敢言盛代有遗氏。

香魂还忆人间否。烟缕消金兽。寂寞旧妆楼,环佩声遥,月照纱窗透。

可怜人返瑶京后,忍见年时绣。篱角剩黄花,颤向西风,犹似生前瘦。

暮色入长江,江帆疾于鸟。苍山白云外,一望更何有。

飒沓风雨来,萧条夕阳后。张灯照寒炉,且复醉杯酒。

长歌沧浪曲,远应沧浪叟。岩暗古木深,沙虚暮潮吼。

发家春序深,去国别情厚。何处有僧庐,残钟出溪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