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赵公殉难诗

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

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诈言奉太后,行间犯霜露。

屠毒我民人,豺狼宁有数。疾攻广德城,相公肆虓怒。

太守抗凶威,矢石下如雨。为国诛元憝,众心恐不固。

勖哉为国殇,有身白如瓠。腐肉何芬馨,乌鸢俾含哺。

七尺即金汤,作气无朝暮。畿南股肱郡,死守非无故。

颈血直射天,贼臣亦崩惧。亦以死吾民,代之齿力锯。

至今旄与倪,涕泣犹缟素。与彼梅花岭,衣冠两封树。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吴梅初试涧谷春。夜幽幽、江雁叫云。人正在、孤窗底,被秾愁、醺破醉魂。
雨窗只剩残灯影,伴罗衣、无限泪痕。瘦骨怕、红绵冷,说午时、斗帐夜分。
今夕定何夕,秋垂满东瓯。悲凉怀抱,何事还倍去年愁。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非是经年别,一岁两中秋。坐中庭,风露下,冷飕飕。素娥无语相对,尊酒且迟留。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别泪纷纷逐断猿,贫交无赠只多言。
离愁正似蘼芜草,一路随君到故园。

雨后凉生别院东,午窗残暑坐来空。水光倒射檐头日,弦籁时鸣树底风。

南国骚人方作赋,西台御史正乘骢。文逋未觉驱除尽,暂得幽欢此会同。

绿阴生寂昼迟迟,薄汗沾裳气力微。起傍曲阑垂手立,清风细细落蔷薇。

笄秃施屋帻,茧角举于乡。所至争负视,遮道观堵墙。

参随似驭马,执挞如驱羊。此画毋污人,手要濯沧浪。

始与献吉昵,国士相颉颃。名成互诋諆,鼓旗树战场。

狱急莫为直,上书杨文襄。对山一救我,仲默今则忘。

玉完新隶左仙班,未要观河感皱颜。绮夜莺花中曲镜,富春烟雨大痴山。

事防垩壁留形蒂,手肯抟云作妙鬘。天问九歌犹诡谲,汉风唐雅例除删。

城端有亭余故基,吏曰旧榜题延晖。
行穿蒙笼倚孤陴,霜风飘萧吹我衣。
高林满郊目四围,云起日落晴烟飞。
感今念往聊久之,埤堄昏黑群鸦归。

雪残春信近,山迥客愁新。兴极樽无酒,诗成笔有神。

玩心云物变,惊梦雨声频。坐对华严海,忘言意自亲。

有鸟有鸟名太平,太平时节方来鸣。当今天子神且圣,怪尔日夕无停声。

人言此鸟亦如凤,不向梧桐爱萋菶。上林何树可相依,万年枝上春风动。

松阴合绿雾,木末飞空光。幽烛既云密,遥情歘已长。

首夏积翠鲜,亭午条风凉。烟容澄岳壑,水气辨蒸湘。

圆宇目所镜,孤立心未央。寓形俄邂逅,仙游昔回翔。

恻彼鸾鹤情,引兹邱海望。羽蜕固有待,仁乐讵无方。

怀炎登天庭,悲忧陟首阳。缮性良有藉,终生胡弭忘。

重阳佳节枕戈矛,瞭望高登最上头。不断玉山环四面,无边瀛海豁双眸。

全无商舶冲鲸浪,剩有蛮烟起蜃楼。伫看灵胥涌盛怒,肃清洋面覆夷舟。

一别天涯十见春,重来白发一番新。心知话尽春愁处,相对依依如故人。

梅花澹澹自开残,水国春迟雪未乾。不有竹枝相倚并,如何禁得许多寒。

金术初脱齿新齐,蹄玉无声赤汗微。
昨日杏园春宴能,满身红雨带花归。
西风顿拆晚秋葩,色映霜华与月华。
不特翠枝柔猗傩,更饶绿叶密交加。
汉家循吏传,表表是龚黄。
奏最承恩宠,高才躐庙堂。
身随名不朽,功与赏相当。
汗简时逾久,攀辕事莫详。
何如身际幸,合有颂揄扬。
维古萧州上,腾精斗度旁。
国初新画壤,饷目旧如冈。
昨岁乾仍潦,频年俭且霜。
几成炊易子,那恃黍登场。
饥馑连千屋,焦劳自一王。
深仁推恻隐,遴选及慈祥。
捐廪虽蒙泽,安贫亦振网。
肠空朝息怒,骨立暮生光。
尽反三农业,交腾五袴章。
诚爱俄顷刻,雩应不寻常。
原表犹多穫,人间亟小康。
何门无囷积,有土尽金穰。
薄试为霖手,聊施活国方。
一丰能造次,再稔更芬芳。
将见红囷粟,全登白粲樯。
饬儒殚富教,考课冠循良。
出入操修并,渊源学问长。
躬修香寝旨,驩奉彩衣觞。
坐啸庭多暇,行轩乐未央。
孝心常翼翼,和气两洋洋。
帝扆畴三俊,民庸格九阊。
爰班少府节,属护左江乡。
风力先轺驷,光华袭镂锡。
衔余资煮摘,陈腐足仓箱。
使指星迟御,仙山剑削铓。
清诗真度越,胜地不凄凉。
更上然犀渚,还寻怨鹤坊。
练江殊泚泚,蠡汇特汪汪。
赐履驰驹隙,飞环振鹭行。
唐虞优广厦,臯稷佐垂裳。
北汉栖裘罽,西崑贡栗肪。
谋图心既远,经济术方彰。
此去真期运,于思谩感藏。
遥知均燕雀,何况在门墙。
并合时难再,趋承德叵量。
永言追雅颂,博採逮康庄。
笔墨嗟孱弱,辞华乏激昂。
勤拳频寘念,展转屡回肠。
乐古联羲禊,遗恩比召棠。
只疑灵雨至,复作应龙骧。
涨浪连芳草,轻烟护绿杨。
迁莺偏睍睆,归雁远翶翔。
物色随时转,风光触处忙。
诏条春婉娩,祖帐酒淋浪。
阁皂非尘境,低眉似送将。

辛丑二年驾黄龙,抚摩河伯鞭驱风。朝发夕至见铜鼓,铜鼓簴县神上宫。

初见殊形胆若怯,跂翼古异心推崇。传自马援伐蛮方,得此交趾夷甸中。

刻列星辰及牛女,魑魅魍魉无能逢。丹翠金石杂其状,恍惚太上鬼斧工。

更凿龟螭踞其背,一阴一阳立雌雄。父老相传国初时,击之声震千里洪。

水旱灾祲告海若,伐鼓鼓响神来宗。至此正统北狩年,萧养作逆据大东。

僭王改号侮诸夏,欲取两鼓归贼中。百神奋怒不肯与,贼窃其一归艨艟。

风雨雷电海水黑,此鼓跃入溟濛空。以后击雌雄辄应,离别凄惨难为容。

迩来好事铸其匹,钜细新故岂等同。近闻儋耳之间山崩裂,流沙激出铜鼓公。

体制尺寸恰相类,民欲归神贪天功。相君有力夺异贝,袭诸记室深房栊。

俗人耳食未尽信,怀古感慨思其踪。昌黎石鼓子瞻和,前后两歌歌鏦鏦。

方生歌此分鼎足,不负神天魂梦通。

老凤池边蹲不去,饥乌台上噤无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