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尺峡百尺峡至温神洞宿

十八盘尽见西峰,游人匍匐上芙蓉。攀援铁绠数千尺,身似飞猿时一掷。

阴阴天井上穿天,袅袅石梯悬度石。神爽先飞玉女峰,啸歌暂憩羽人宅。

月中明灭白云流,风外砰磅瀑泉激。咫尺翻愁帝座逼,吐纳聪明慎今夕。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
焚香忏在昔,礼足誓来今。灵异若有对,神仙真可寻。
高僧闻逝者,远俗是初心。藓驳经行处,猿啼燕坐林。
归真已寂灭,留迹岂湮沉。法地自兹广,何云千万金。
一犁初试茧栗犊,两岸对鸣晴雨鸠。
摇落碧桃花片片,石阑干下钓鱼舟。
青锦缠条佩剑,紫丝络辔飞骢。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
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争看荀氏第三龙。春暖桃花浪涌。
白须老子宿招提,香积厨边供晚炊。
借问鱼羹何处少,北风安得似南枝。
阴山道,
阴山道,
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
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
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
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
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
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余,
回鹘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
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
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
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
捧授金银与缣彩。
谁知黠虏启贪心,
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
马渐多。
阴山虏,
奈尔何。

并马崆峒天地悬,蓟门楼堞渐苍然。千峰北断祁连色,万井东回碣石烟。

倚杖白云窥槛外,振衣明月坠松巅。频誇斥堠无烽火,屈指单于出塞年。

鸥双鹭只傍汀沙,却汇沙汀过客车。清吹解撩丛竹啸,高山如受众峰衙。

寒生碧涧悬鱼网,润著苍崖剩土花。所惜隔墙红紫满,行行无暇访山家。

兰蕙感秋风,馀芳人所采。蔓草不择时,日劳盈车载。

分其贵贱姿,不为爱憎改。草木妒兰生,兰因惧草浼。

滋锄失其宜,空谷徒相待。独坐有幽人,起对孤情倍。

日暮叹芳微,千载琴歌在。

冬至阳生,迎春拨雪黄芽好。人惊早。香如芝草。玉碾胜磨捣。神水烹煎,自是除阴耗。金童报。绝品珍宝。啜罢游蓬岛。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朝烟山濛濛,暮霭山羃羃。穷日作山行,而不见山色。

投昏宿此舍,乞晓动前辙。归梦绕家山,滩头有轻楫。

沧海茫茫叙远音,何人不发故乡吟。十年故旧三生梦,万里乾坤一寸心。

秋水夜看灯下剑,春风时鼓壁间琴。迩来自愧头尤黑,赢得人呼小翰林。

天台山水妙南州,是我垂髫旧所游。乱后久拚门户改,别时只为稻粱谋。

石桥雨没苔纹滑,宰木风高鸟雀愁。欲上矶头聊问讯,片帆飞过不知收。

秋宵残月风萧萧,溪路纡曲山岧峣。苍茫恍入白云去,一径直蹑天门遥。

骏马崎呕互高下,雄关睥睨干云霄。顾我频年历长道,壮怀洒洒秋雯高。

惟有清寒助吟兴,仰看突兀心迢遥。有时下马发长啸,日月回薄山动摇。

天都直上果可到,好瞻北极趋晨朝。徙倚翻思尘世苦,身为形役徒奔劳。

却忘身即在尘世,谁见匹练流寒潮。

太行王屋竞嵯峨,讲武城荒俯逝波。上党雄关通滏口,北平新界画漳河。

水村香煮雕菰滑,野市云堆吉贝多。风景江南差可拟,买田竟欲辟烟萝。

有吴延陵君子墓,碑字雄伟径尺大。辞约意博鲁史笔,品题迥出风尘外。

或疑圣辙生平未至吴,安得亲自铭其巅。又疑字大不容简,更难千里驰邮缄。

小儒立论好苛细,纷纷聚讼各殊异。不然碑果属赝鼎,胡为约章微显辞渊懿。

一夕风雷断复接,不教红羊蚀残劫。字青石赤摩穹窿,一抔黄土森马鬣。

肃徒辞汝颖,怀古独悽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
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
当世宜沈酣,作色召侮辱。
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鲜叶流丹似饮醇,盘堆手捧藉相亲。却嗤年少瓠犀女,化尽蛮方乌齿人。

宫井废,殿基颓。辽海夜飞回。冢中名士几人灰。余恨涅青苔。

凿诗龛,眠画帧。到眼片云秋莹。此时江左说漂零。

残唳写谁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