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瑞同升日,邂逅京华意最亲。阅历风霜三十载,一枝留擅故林春。
问子来何处,云从剡水阴。越吟多病客,吴语故乡心。
尺牍人争羡,一言余所钦。由来绝弦意,今日为知音。
真陶潜外无陶潜,药价如虚减亦添。草履犹能名不借,刍灵何待与三钳。
葵无定影疑天恕,桃换新符怕鬼嫌。自是聪明涂已尽,飞鱼空笑上竿鲇。
有客担簦过草堂,一尊风雨话游梁。雁池寂寞芙蓉冷,逢著行人说孝王。
竹坞花房我独行,架头书卷尚纵横。但教格调开生面,未许功名属老成。
三釜终悭邀北望,一官虚寄老西清。风流顿尽无须恨,百首新诗定有名。
悠游泉石际熙雍,犹是家环十二峰。万树春光古梅里,一溪秋色冷芙蓉。
由来南国词华富,愿续西林唱和踪。扶杖喜迎嘉客到,惭伊黄绢侑黄封。
君相重调燮,圣贤广施济。以此免天札,斯道岂不贵。
卮言叹日出,至理久蒙昧。灵素非异书,谈者乃深怪。
六经分南阳,首重在营卫。苟先伤寒明,杂病自能治。
河间论温热,仍不外斯义。子和示三法,不过充其既。
降而及李朱,非各自为例。升阳与滋阴,兼此义乃备。
惟其不贯通,乃若有轩轾。谓非南阳知,毋乃非正议。
胡为今之人,一一昧所自。或作蚕丛观,或等瓦缶弃。
数味合一方,数方合一剂。所据但病名,视竟同儿戏。
我岂敢异人,人自与我异。奈何一稽古,讥评辄侪辈。
尊公独虚衷,于我有同嗜。命汝弃俗学,执经愿请诲。
假馆汾湖滨,一室喜相对。奔走慨频年,丹铫愧久废。
何敢妄相师,相长亦交赖。为检肘后方,共泄枕中秘。
不惮理窟搜,豁然冀朝晦。庶几轩岐堂,窥寻得径隧。
圣道若康庄,驰驱本无碍。法守在吾徒,诣力愿无懈。
果有益于时,亦为盛德事。自待苟不卑,焉肯薄方技。
疮痏赖以平,所关岂云细。一子令知医,吾识尊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