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 席上赠伎时伎三日后即落乐籍

银甲挨筝,珠绦络鼓,清歌屈柘如缕。人到离筵里,尽眉黛、愁将碧聚。

纵横玉箸。似绿柳萦烟,红兰著露。欹雁柱。一场春梦,没些情绪。

他日纵过侯门,只光延坊畔,樱桃一树。奈铜舆催上,更糁遍、一街丝雨。

横波重注。看斜侧帽檐,销魂无语。红蜡底。新官旧主,一般胡觑。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你喜欢
汲汲怀人梦,皇皇救世功。
有心哉鲁叟,所见者周公。
政绩简编在,精神寤寐通。
宛如尚为左,忘却已迁东。
凤去经纶远,麟来笔削终。
空令千载下,跪奠两楹中。
梅花乱发雨晴时,褪尽红绡见玉肌。
醉中忘却头边雪,横插繁枝归竹篱。
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
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
仙翁曾下辽在鹤,诗老犹传跨海鲸。
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
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听寒潮枕底鸣。
霜缟同心翠黛连。红绡四角缀金钱。恼人香爇是龙涎。
枕上忽收疑是梦,灯前重看不成眠。又还一段恶因缘。
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封寄晋陵船,东南第一泉。
出瓶云液碎,落鼎月波圆。
正味云谁别,繁声只自怜。
要须茶品对,合煮建溪先。

我爱古竹枝,每歌必三反。孤舟上荆巫,天末未觉远。

最奇扇子峡,恨不遂高遁。荆棘蜀故宫,烟水楚废苑。

至今清夜梦,百丈困牵挽。人生如寄尔,勿叹流年晚。

已试华灯照锜筵。渐添奇巧斗新悬。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

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

昔人读书处,瀑水香炉峰。年往碑仍在,云深嶂若重。

长风吹落日,林壑上秋容。何意都门旧,今遥此地逢。

翠竹新栽映白沙,碧湖深处是吾家。欲逃城市移家远,颇有山林发兴赊。

野鸟昨过窥几席,邻人相见馈鱼虾。蓬蒿不少扬雄宅,翻喜门无载酒车。

别后何如,两鬓全霜,寸心尚丹。但酒肠萧瑟,常因病窄,诗怀寥落,强为秋宽。无补公家,坐常廪粟,自笑闲身也属宫。思君甚,只梦魂夜夜,水阻云艰。人才自古良难。问谁在、曹刘沉谢间。想羊公石畔,临风把酒,习家池上,待月凭阑。黄绢飞来,青灯无寐,盥手薰香百过看。还知否,怕中年丝竹,难久东山。
石软如香飰。
铅销似熟银。
蓬莱暂近别。
海水遂成尘。
冉冉螺川路,兹行本不期。
地平风到疾,山僻雪消迟。
渐远乡人少,初行岐路疑。
断云无意绪,直欲上梅枝。

年衰岁晚有谁从,井臼无人伴敬通。当户秋山横积翠,拥阶霜叶委残红。

倦游自笑裘先敝,赴敌谁知甲已衷。看取功名垂竹帛,不须咄咄更书空。

苔痕遗鸟爪,菊本寄蛩音。

楼台高矗水中央。倒影漾湖光。画船歌舫听如狂。

多半载红妆。

偶来雨后翻成趣,寻胜迹、单袷迎凉。水云涤尽粉脂香。

清涴惬诗肠。

手抱琵琶出玉关,边城从此战车閒。将军十万横磨剑,不及佳人一破颜。

秀出群芳照碧栏,世间颜色比应难。晓来露采光先泛,晚得云阴叶未残。

艳质易迷人竞赏,道心无染兴终闲。使君认取真消息,同向樽前笑里看。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