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似表弟次吴江

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
仙翁曾下辽在鹤,诗老犹传跨海鲸。
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
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听寒潮枕底鸣。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云树岩泉景尽奇,登临深恨访寻迟。
长楼未得于何记,犹有君能雅和诗。

城南两佳士,英躔名硉矹。相之妙才具,玉笋班中阙。

胡为彯长缨,去去事輗軏。举之登词坛,龙虎榜未揭。

归循南陔兰,不使芳馨歇。胸中蟠五车,一一思英发。

有中清庙瑟,审声知度越。我来贰银菟,接袂俱墨发。

情期胶漆坚,门受车马谒。笔阵几鏖战,君盈我先竭。

别来勤相思,十日倏飘忽。迟明蒙嚣尘,毕景迈崷崒。

跻高怯肩舆,挹秀欣拄笏。泉清甘著齿,岩幽冷萦骨。

西风涌波澜,极望际溟渤。是中三神山,缥缈云出没。

问津旧乘槎,引舟今舍筏。俛首倾缥瓷,独醉径兀兀。

起看天宇开,诗成走邮卒。归欤及中秋,高楼共嘉月。

步步蹑飞云,初疑梦里身。
村鸡数声远,山舍几家邻。
不雨溪长急,非春树亦新。
自从开此岭,便有客行人。
传语岩前五百牛,尘缘误我意无憀。
灵山寺有三生契,更约天台度石桥。
燕谷无暖气,穷岩闭严阴。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何物风流白面郎。粉捏何郎。香和韩郎。天教撮合紫云娘。

玉琢萧娘。锦制苏娘。

翠管催成宫样妆。山画眉妆。云想衣妆。银灯低照合欢床。

弦配琴床。蒂并花床。

弄色阶前各一家,宾秋饯暑度年华。道人落墨聊游戏,认得真为金凤花。

未别何人惜,别去令人忆。古来离别间,有泪多横臆。

南风吹密树,古屋隐林隈。
卷画防梅雨,镌诗惜石苔。
医书邻叟借,庵记野僧催。
细省仍微笑,犹胜走俗埃。

相台画史杨大鉴,眼光如鉴鬓如钐。搏法千年巳失传,貌出百图非泛泛。

剑一人敌学之难,岂知徒搏无伤残。强梁侠儿里中横,颠倒掀翻掌股间。

幕府昼长风拂拂,窗前卷舒此何物?担夫当道草书精,军人起距火牛出。

我欲摧恶却厌兵,欻然见此心眼明。垂老宁知才思尽,等闲为写丹青引。

云气浮空高复低,石林茅屋望中迷。山回鸟道青天上,水落鱼罧碧涧西。

欲访松乔穷绝顶,直扪萝葛蹑飞梯。归来城郭还依旧,坐对新图赋紫溪。

回顾灞陵上。
北指邯郸道。
短衣妾不伤。
南山为君老。

洞庭波翻天咫尺,风惨云霾四无极。水凫寒死鸿鹄僵,冷透渔蓑眠不得。

冯夷夜剪瑶台花,琼英著水轻无迹。试令写入画图看,衡岳诸峰失遥碧。

雨过云容扫。使星明、德星高揭,福星旁照。槐屋犹暄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节、云间缥缈。和气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晨鹊噪,有佳报。
天家黄纸除书到。便归来、升华天下,安边养洁。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会早。遍西郡、欢声多少。人道菊坡新酝美,把一觞、满酌歌难老。瓜样大,安期枣。
琪木扶疏系辟邪,麻姑夜宴紫皇家。银河旌节摇波影,
珠阁笙箫吸月华。翠凤引游三岛路,赤龙齐驾五云车。
星稀犹倚虹桥立,拟就张骞搭汉槎。
风又雨。春事自无多许。欲待柳花团作絮。柳花冰未吐。
翠袖不禁春误。沈却绿烟红雾。将谓花寒留得住,一晴春又暮。

船从京口渡,水向海门流。岛屿一篝火,芙蓉三面楼。

潮随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龄事,金焦同日游。

锦绷只拟情方昵,绣袜那知祸已成。自古覆车循一辙,哲王宁不玷聪明。

钟在扣谷受响,池印月镜含僧。曾非展事投机,岂是预搔待痒。

点铁成金,举直措枉。一箭雕一双,一掴血一掌。君不见疏而不漏兮恢恢天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