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岁晚穷愁催急晷,吾人学道心如水。共访延陵季子孙,呼儿酌酒烹双鲤。
新有扬雄宅一区,旧闻孟母邻三徙。卜居清旷慕长统,近市喧嚣惭晏子。
但得门容长者车,何须声有尚书履。他年羔雁列君庭,吉士恐为君子使。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潇水长,湘水长。三湘最苦是潇湘。无限泪痕斑竹上,幽兰更作二妃香。
深宫夜静金风冷,满地梧桐漏疏影。月华漾漾露零零,长唳一声闻鹤警。
我时无睡倚床屏,百感中来万事并。披衣起步庭阶下,不觉技痒诗相萦。
金炉爇火焚龙脑,偶尔诗成问房老。试听吾诗汝解不,玄酒元来淡方好。
银烛高烧夜未央,隔帘爽气侵衣裳。侍儿似解主人意,得句便欲移新腔。
对景谁能负今夕,佐兴还须泻云液。试教歌我秋夜篇,一片商声振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