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
句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岂是葡萄酿,祗凭玉露斯。愁多须此仗,禄薄本相宜。
束带陶将去,登楼粲有思。何言顽与圣,更尽手中卮。
高林不择鸟,大海不择流。流多海益深,鸟多林益稠。
达人贵胸襟,毋为细琐求。
校书苦借青藜杖,下马笑拈金屈卮。好是淮南师弟子,钱唐相见落花时。
辽室东丹九叶芳,曾陪剑佩侍明昌。学书写尽千林叶,习射能穿百步杨。
兴废人间战白蚁,荣枯枕上梦黄粱。故山咫尺宜归去,莫使因循三径荒。
虹彩明涵疏雨,蝉声暝咽残阳。人境不殊仙境,醉乡真是吾乡。
觅句翻经灵运,临池学书右军。谁知麻源三谷,顿有一双玉人。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