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濬(生卒不详),唐代秭归郡(今湖北西部)僧人。诗僧怀浚,唐昭宗乾宁(894—97)年间,他活动于秭归一带,“知来识往,皆有神验”。刺史于公以惑众的罪名将他逮捕审。问怀浚便写下一诗作为供状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 。读了这两首诗,刺史深感奇异,就将怀浚释放了事。
昔日程文士,中间侍坐宾。游陪惭晚辈,待遇过它人。
方叹龙门远,俄惊马鬣新。西园行乐处,引领但沾巾。
庸蜀经营付落晖,宫车消息转依微。空留赤血从三后,无复遗言诏六飞。
马角乌头期已误,龙姿虎步谶俱违。逆臣送喜猖狂甚,趣兴燃脂照腹肥。
庐山相见已销愁,入眼青葱总旧游。草色尚留三峡雨,雁声犹送九江秋。
连天霞树层层出,落涧寒泉滚滚流。遥问锦厓何处见,题痕应在白云头。
五月熟杨梅,匀圆如火齐。说似西江人,口角流清泚。
粉白鹅黄浅间深,霜天常伴静中吟。何须比似陶元亮,萧淡偏宜养道心。
斜日韬光,疏树淡影,天水低迷若一。早倦鸟归飞,乱鸦盘急。
应为天公玉戏,展步障,先收晴空碧。野亭小伫,峭风如削。
莫寒增剧。萧瑟。万籁似寂。祗遥空似暝,冷光凝白。
料今夜、素娥敛将银魄。赢得空明映照,皎玉树、倩添梅华色。
待酿作,匝字祥爨,不负万祈泽。
黄鹤仙人不少留,洲名鹦鹉更堪愁。三湘登眺还吾辈,千古江山独此楼。
汉口夕阳衔远岫,武昌寒郭浸春流。烧痕满地闲生感,回首烽烟野戍秋。
携壶凭槛塞云横,怀古荆门镇重兵。春柳久荒陶侃垒,寒潮直上吕蒙营。
沧桑尽付邯郸枕,烟月全销玉笛声。唯有芳洲春草色,年年还傍大江生。
古人绝学不易寻,小技雕虫曷足喜。聪明无多好自炫,立谈早已见底里。
乡里小儿徵逐游,衣冠楚楚蜉蝣比。杜门无人共读书,怜余伥伥瞽者似。
不殖将落难自树,老大无成伊何底。知公韬晦含内心,质有其文斯真美。
关中风气推独厚,导源须从子张子。从来吕马俱人豪,强立不反基寸累。
布帛菽粟能活人,何用珠玉及锦绮。亦有潜德及草莱,独行君子二曲李。
贞松古柏凌烟霜,不与花草随风靡。华而不实终何有,羊质虎皮安足齿。
小饮醺然得畅谈,心花怒生粲珠蕊。根柢不存喜弄笔,恐与古人作奴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