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
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
太行冰雪积,沙塞飞蓬转。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间换。
惟有方寸心,不与玄鬒变。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冰鉴传神苦未工,传来恰恰五秋风。又将老丑形骸子,般入刘家画苑中。
山北山南累亦多,愁缘不尽奈他何。花源正好深深去,又听人间薤露歌。
玲珑精舍绝纤埃,环堵琴书逸趣该。姜诗忌多三酌醉,名花嫌少百弓栽。
身常安饱宁非福,志在林泉称不才。疏懒竟成都散仆,野鸥见我莫惊猜。
青唐陇拶觐神都,亿万天兵列路隅。三省枢臣合班对,进呈平旦受降图。
剑锋消不尽,一室欲飞霜。孤戍猿声里,高城鸟道傍。
风尘存季布,肝胆借田光。我马玄黄色,伤心去路长。
孤剑相逢棘寺初,分飞回首十年余。那知此日龙光合,不恨从前雁帛疏。
坐久霏霏遗玉屑,诗成字字敌璚琚。无端又作天涯别,愁向河梁揽子裾。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乾。
一别空山旧草亭,衣裳五见点秋萤。沙沈短艇馀菰米,苔卧长镵老茯苓。
弱水蓬莱那可到,瞿塘滟滪不须经。归帆早晚吴波里,袅袅凉风望洞庭。
官舍不嫌冷,同衣近二年。相看神电水,又过澹庵泉。
煮字焚香屑,摛珍入玳筵。瑜姬风韵好,閒理帐中弦。
疏慵野性任盘醒,巧自营营拙自安。亲剪园蔬烹鸭脚,手芟庭草种鸡冠。
残红嫩绿催新句,小雨疏风送薄寒。布袜青鞋春兴足,箧中检点旧轻纨。
犹是长安道,重逢泪满襟。所嗟人事改,非为客愁深。
握手无多语,相期独此心。诗名传辇下,不用碎瑶琴。
春风杨柳岸,寒食杏花村。对月惊生魄,思人暗断魂。
我闲无吏考,君治有司存。又作匆匆别,相逢席未温。
片帆初卷。风静波如练。日落楚天闻过雁。归客洞庭晚。
松梢月映虚廊。旧游回首苍凉。花气虫声露井,灯光人影云窗。
欲休路不尽,暝色掩前川。已怯风波渡,愁当阴雨天。
操舟怜共济,投馆恋同眠。不寐听林木,空堂欲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