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 之十八

姑恶飞鸣触晓烟,红蚕四月已三眠。
白花满把蒸成露,紫葚盈筐不取钱。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北人归欲尽,犹自住萧山。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雨斗雪声相杂下,飘萧密势洒空来。北风有意待寒腊,只放飞花一半开。

藓石莓墙屋数楹,年年来赛社公灵。
儿童趁节欢如沸,父老伤春涕欲零。
海燕边鸿何日了,夏松殷柏为谁青。
村醪如蜜犹堪醉,莫遣东风两眼醒。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婉转珠栏烟共倚。薄倦微寒,小坐香肩比乍听晓莺啼梦里。

海棠又湿鹦哥嘴。柳外兰桡添涨水。黛浅嚬深,雨过千峰矣。

瘦损落花擎不起。春来一味愁而已。

回车念念盈眶泪,未解真为徐李哀。从掷千冤争一恸,已空旧梦可重来。

天寒白雁江湖尽,秋老丹枫日夜催。未了馀青迷望眼,参天岱色只成灰。

日印花枝欲满窗,旋磨鸾镜试新妆。恩情只似春宵短,眉黛空如柳叶长。

煖阁高歌兴自漫,逼人风景更谁观。封姨也有姮娥巧,碎剪琼花片片寒。

刘顷兴亡转烛过,乱蝉吟破汉山河。长陵卧老咸阳月,沛上犹传击筑歌。

峨峨太行,凌虚抗势。天岭交气,窈然无际。澄流入神,玄谷应契。

四象悟心,幽人来憩。

一笑相逢,依稀似是桃根旧。娇波频溜。悄可灵犀透。
扶过危桥,轻引纤纤手。频回首。何时还又。微月黄昏后。

碧浪滔滔,极目处、鏖兵遗迹。都销尽、曹瞒雄壮,周郎俊杰。

乌鹊千秋依树宿,东风一夜飞灰灭。剩江山、洒落到坡仙,才难绝。

倚桂棹,心幽切。携斗酒,神怡悦。缀画图片幅,古今披阅。

羽扇无人谈笑望,洞箫有客声音咽。正清宵、唳鹤过翩翩,空明彻。

送行怅川逝,离酌偶岁阴。阴云掩欢绪,江山起别心。

儋万夷人不著衣,缬花藜布满身围。轻舟似叶争飘海,载得槟榔换米归。

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北风吹雪满前山,路入新桥第一湾。物色渐于乡土异,酒杯长傍岭云閒。

献书漫抱当年虑,抚景空嗟世俗顽。回首梅关天共远,相逢愁见佩刀环。

扇子分明都破了,盐官却又索犀牛。
须知侍者难开口,无可还他即便休。
禅莫参,道休学,歇意忘机常廓落。
现成公案早周遮,只个无心已穿凿。
直饶坐断未生前,难透山僧错错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