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三

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愁人几点泪,不许秋风吹。
吹入吴江里,江流无尽时。
右军多住寺,此夜后池秋。自与山僧伴,那因洛客愁。
卷帘霜霭霭,满目水悠悠。若有诗相赠,期君忆惠休。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
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

气体苍然故曰天,其中有理是为乾。浑然气理流行际,万物同根此一源。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
此宵情,谁共说。
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
莫思量,休退悔。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借君片石意何如,置向庭中慰索居。
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书。

送行折赠一枝梅,想见家林次第开。解绂何时共归去,岁寒花底共衔杯。

化工生意源源在,静处详观总不偏。飞絮满空春不尽,新荷贴水已田田。

阑干独倚悼斯文,诗藁重看苦忆君。拭泪悠然追往昔,天南漠漠障愁云。

清明畅,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

七十古稀今已迫,回头一一记儿时。三生我岂后商隐,四海今无半子期。

盏斝有情聊畅适,文章无用祇娱嬉。旁人莫比耆英辈,但好商山学采芝。

从游僧寺醉江天,疑语山亭濯涧泉。能悟庄周齐物论,能参居士在家禅。

竹西卜宅他乡老,花底归朝上界仙。寄我楚江烟雨笔,每悬素壁一潸然。

龙翔凤舞英灵窟,万壑千嵓紫翠分。天上玉台寒积雪,空中金阁迥浮云。

百年青海无传箭,今日朝廷正右文。一奠新阳昭格里,松萝香气入氤氲。

襆被萧条落照前,江湖飘泊又经年。云深禹穴寻山屐,雪合耶溪载酒船。

醉后可遭官长骂,镜中知有故人怜。匆匆更别关门去,空对椒盘颂远天。

彩云飞尽银蟾吐。凄清自按琼箫谱。湿透绿罗裳。人间风露凉。

娉婷谁比拟。合嫁神仙婿。璧月下秦台。招它骑凤来。

昔予谈诗书,矢志在周行。日从白面生,相矜礼法场。

言也准规圆,动兮模矩方。褒衣与博带,如生邹鲁乡。

慨彼无怀氏,任真何太康。虞氏凿人心,仁义作纪纲。

尼丘揭日月,名教昭天章。文物从此开,于今遂披倡。

寻常闾巷内,冠佩亦琅琅。且如小交际,筐篚灿玄黄。

投刺通名姓,果酒以相将。平交尽八拜,长揖谁数详。

频来复频往,施报责相当。仪节稍疏旷,雷声笑为狂。

予非不烦促,奈此俗之常。

水色山光别样天,人家篱落小溪边。无由携杖寻春去,漫著衰翁忆辋川。

为天子父,孰如其尊。阿父过多,难为儿孙。杀人于市,如屠犬豕。

皋陶袖手,虞舜充耳。一父披猖,九父诪张。愿言筑宫,奉以上皇。

脂车秣马,归之汴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