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

长乐钟声动,平津树色开。
中郎长戟卫,丞相小车来。
新成赐将第,更筑候神台。
谁念公车客,空怀作赋才。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赫赫声名三十春,高情人独出埃尘。病辞省闼归闲地,
恩许宫曹作上宾。诗里难同相得伴,酒边多见自由身。
老人也拟休官去,便是君家池上人。

蹭蹬生涯可否间,强扶衰绪欲观澜。蓬生虽托麻方直,器就宁嗟木是蟠。

晚寄乡闾端有谓,时容鸡黍共论欢。连城未荐难为璞,莫与坚珉一眼看。

有人官冷抱穷愁,客坐无氈尘影流。
吃口倦谈真寂寞,移书避事喜旬休。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不然诗虽存,诗义终支离。论语首学而,其教先自治。

继之以为政,而后论所施。孟子则不然,所重在救时。

知言与养气,姑弗遽及斯。先载齐与梁,两君问答词。

其于本末间,似乎倒置之。尼山与邹峄,同为万世师。

何敢妄拟议,愿为深长思。

忆君鼓楫大河流,日侍梁园飞盖游。梁园宾客冠簪盛,岂但当时枚与邹。

司马授简居客右,君以雪赋闻诸侯。园中十亩檀栾竹,雁池西接鸣鹤洲。

寒波忽起哀丝侧,吹台不断黄云愁。白首王门有吏隐,自我不见今五秋。

秋风双鲤汴中至,题椷每有左史字。清诗满纸怀江都,琅玕三尺频相寄。

通淮楼外桐柏水,荒堤马上夷门使。捐脰宁无俟报章,苦心稍已输能事。

读书恨不过惠施,多闻谁解如胥季。学掾九牛而一毛,破毡寥落饭盐豉。

看君曳裾差称意,况有斗酒自可醉。余游将赴海岱期,丈夫那得长摧眉,君但大梁遥相思。

花上月纤纤,蛾眉映绣帘。从今三五夕,相伴客愁添。

历下霜清,泺源秋老,刚逢笳鼓还部。燕寝帘开,笑对青山眉妩。

驻行旌、萝径调猿,按小队。蘋洲挈鹭。容与。正鹊华红叶,待君题句。

忆否长安羁旅。只经簟凝尘,酒瓢敲雨。千骑联翩,羡煞伴侣。

尽思量、橘社莼乡。还料理、笛家箫谱。延伫。望云蓝先寄,蓟门烟树。

应嗔国色朝酣酒,赐与羽衣如太真。道士厌看千树老,令君别换一城新。

缃梅拂额更不俗,栗玉削肌殊可人。想得乞浆寻旧约,东风不似去年春。

顿悟真空弃外缘。乐清闲。四时进火运周天。种芝田。埏植玄炉分造化,饮灵泉。寥阳丹阙永绵绵。证金天。

黯消魂、故宫遗事,金源旧恨重数。鹍鸡弦上芳名认,一片冷云吹雨。

都尉府。忆阿海、香闺近接东华路。承恩未许。但褪粉妆残,迎秋扇薄,还送燕归去。

娃儿曲,枉了巫峰朝暮。银红休按花谱。花开花落天难问,莫为绿鬟深诉。

君记取。只几日、青城寂寞春无主。人间最苦。算杜宇声声,摩诃院里,才是断肠处。

持节南巡过峡山,停舟聊尔一跻攀。千岩岚气浮苍碧,万壑松风响佩环。

梵刹静涵江树迥,禅扉深锁白云间。漫题不尽登临兴,翘首京华咫尺间。

高岗西望产梧桐,仪羽婆娑讶许同。象郡有山皆拱北,凤台无日不朝东。

彩悬苞竹千寻起,云拥扶桑五色笼。并峙云龙终不改,遥看剑阁淬天雄。

楼阁天然石削成,山为栋宇石为楹。丹砂伏火有光景,石斛依空无死生。

叶落世间多月色,瓢亡林下欠秋声。山中水石皆吾党,竹兔松鸡不用惊。

春林已自好,时鸟复和鸣。枝交难奋翼,谷静易流声。
间关才得性,矰缴遽相惊。安知背飞远,拂雾独晨征。

鸡虫得失不须问,我与沙鸥意共闲。此去邮程无百里,近来诗思在双山。

峭帆几幅水云外,老屋数椽烟树间。欲借樵风一相送,有人觞咏迟余还。

怜兹寒光内,犹是汉时月。笼堤竹万梢,层影漾高洁。

青溪澹欲无,坐久遥烟发。花香度平楚,人语出木末。

斯时正洗心,选意别幽豁。

千树万树荔枝红,孤村曲水任西东。几回攀折浑无厌,处处扁舟笑语同。

霏戏点点胭脂雨,唾碧溅溅罨画溪。
送客归来问山馆,一声啼鸟日平西。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