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逢王才南归

江南草长蝴蝶飞,白马新自燕山归。
燕山归,不堪说,易水寒风蓟门雪。
朝邸空随使者裾,禁阍不受书生谒。
一杯劝君歌莫哀,归时应过黄金台。
不见荒基秋来土花紫,伯图已歇昭王死,千载无人延国士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爰居蹭蹬海西头,紫凤求皇亦少留。
持酒一樽明日别,题诗几处旧年游。
春风白芷江南岸,暑雨黄梅岭上州。
却望衡阳千里远,悬知无雁托音邮。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古之献达者,与世竟何异。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
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
惯猎金河路,曾逢雪不迷。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
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

肤莹过凝脂,香浓远随步。应有看花人,入园心见妒。

丹青台殿起层层,玉砌雕闹取次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掸灯。
丰碑巨刻书元宰,碧海红尘问老僧。
礼罢空王三叹息,自穿萝径拄孤藤。

青藜入夜晃秋毫,两意相求苦不遭。神骏并为千里足,骊黄真误九方皋。

亡弓亦得君诚达,当局还迷我亦劳。把酒题诗成一笑,楚天空阔雁行高。

刚道生姜树上生,百年奄忽可须惊。若知戌亥天还老,万里秋空月自明。

乐天作草堂,胜绝拟终老。出处不自决,徒为泉石道。

龙伯有大人,轻出越故疆。东上五山巅,学钓尾闾傍。

六鳌曳独茧,员峤沉北荒。天汉断西流,海水自飞扬。

列仙涕滂沱,帝侧巧中伤。手中握朽骨,魁垒不得长。

天涯憔翠向谁陈,不死由来是谷神。
蒲柳衰姿依术士,桑榆晚景属谈宾。
言存赵氏惟韩劂,力定周邦赖贾辛。
尚论古人犹未足,投闲更欲讲王春。

直觉东归似故乡,每逢佳节就君觞。客中文宴如羊曼,吴下名园数辟疆。

芳草画凝歌扇宴,落花春散舞衣香。东山未许频游玩,早晚徵书发建章。

遥观杳无极,宛与东霍邻。悲夫童男女,去作鱼鳖民。

纻屿尚馀聚,蓬山宁尔神。古棹苔驻迹,仙枰竹袪尘。

短褐徒为拂,飞槎邈难亲。好携支机石,去跃织女津。

古邑东风桃李残,故人高卧白云间。我知原子贫非病,谁识萧生志抱关。

相遇正逢春事晚,已衰难伴醉乡闲。卜邻惭愧当年约,依旧无钱买北山。

蝉声呜咽处,时序变衰中。
玉镜妆初冷,冰弦调已空。
乱山凄夕照,疏柳怨西风。
独有悲秋客,相怜寂寞同。

晴峰向晚伤心碧。几声飘渺横秋笛。枫叶乱云堆。松风扬葛衣。

水边渔唱散。墟落柴门掩。林外鸟争飞。夕阳牛背归。

十样蛾争剃,双心麝细烧。无端风急石城桥。为问莫愁、艇子倩谁招。

旧影迷珠箔,新声黯玉箫。相思犹是斗纤腰。只怕行人、愁见柳千条。

春山蒸云湿模糊,春树凝烟渺有无。汀花岸草愁相唤,蘅渚兰皋低自纡。

江南雨景真貌出,世传曾有元晖笔。石田老人近代豪,步骤邯郸更超逸。

越溪难注消夏湾,胥口波涛杳霭间。西遮震泽双螺小,北走灵岩万笏还。

江村桥外炊烟夕,上沙下沙水涵碧。似闻茅屋啼斑鸠,无那东风摇燕麦。

沈吟忆得画中诗,洒墨挥毫兴发奇。并驱逐鹿知谁手,何必敷文待制为。

离笛作边声,怜君万里行。雪埋光禄塞,云起赫连城。

地入龙沙阔,身将马革轻。封侯原素志,去矣莫沾缨。

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昨夜送穷年,今朝贺九首。
时节有变更,佛法无新旧。
既是个中人,不惜娘生口。
坐对春风唱鹧鸪,嘉声不落威音后。
当时只号汝南湾,后有三人住此间。
自谓逸民须隐约,并称贤士想高闲。
只缘水味都殊异,且欲邻居数往还。
好事有时相就饮,不妨铛脚对青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