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军咨归梁溪

新柳休攀短短条,离愁似雪未能销。
春回废苑还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
德曜宅前今独去,平津门下旧相招。
重来莫在花开后,拟听狂歌醉几朝。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鞠歌胡然兮,邈予乐之不犹。
宵耿耿其尚寐兮,日孜孜焉继予乎厥修。
井行恻兮王收,曰曷贾不售兮,阻德音其幽幽。
述空文以见志兮,庶感通乎来古。
骞昔为之纯英兮,又申申其以告。
鼓弗跃兮麾弗前,千五百年,寥哉寂焉。
谓天实为兮,则吾岂敢,羌审己兮乾乾。

苔侵垂磴蔓,竹隐断岩花。

三杯蓝尾酒,一楪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山都水都蛮寨连,九丝之城如丝牵。鸦飞不到山势恶,篻簩剡戟生愁烟。

沿村杀儿将女去,黄鸡白犬不得眠。主兵不救城郭远,含冤茹苦徒呼天。

高县义士谭金钱,鸣俦啸侣排戈鋋。众寡不敌吁可悯,捐躯舍生遭霣颠。

至今里杜传灵异,表厥坊宅荣陌阡。何当尸祝慰毅魄,以配九歌国殇篇。

我今感作义士行,他年贞石堪铭镌。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

算此外、沦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雨湿青衫透。

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

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

我亦是,中年后。

霜华昨夜拂秋林,翩落纷纷不自禁。清吹无时来槛底,紫苔相伴住墙阴。

空馀倦鹊求枝宿,更剩残蜩抱朴吟。万物归根真趣在,却缘江月识禅心。

诗书放下千端在,王霸拈来一点无。消受三竿红日影,生成一幅后天图。

潇洒丰姿瘦欲仙。云鬟宜整亦宜偏。便慵装束自天然。

才得闻名先著意,未曾相见已生怜。见时难道不缠绵。

步绕青秧绿水间,春畦交错路回环。
老翁牵得牛当路,恐碍人行却复还。

易水潇潇日夜流,霜锋未发一身休。可怜怒叱燕丹去,不及秦州乌白头。

好山如高人,堂堂万夫杰。岳立培塿中,千古磨不灭。

兹山虽未高,浓淡似妆抹。树老樛枝重,石皴灵液洌。

登临恨未能,想像心已豁。寄言山中客,慎勿厌幽绝。

君看名利途,黄尘涨日月。

金风露浥菊花秋,杞棘当途何处游。
衡岳康庐相撞著,恐伊未是汝同流。

嵩箕有奇姿,出云何悠然。云山足佳处,留客今几年。

有子罢读书,求种山间田。栗里愧渊明,香山惭乐天。

二老已古人,相望云泥悬。得酒邀月来,对影空自怜。

摄衣欲起舞,稚子不须牵。

假容不足观。
遗音犹可荐。
幸蒙乔树恩。
得以闻高殿。

春枝多病夭,秋叶少欣荣。心骸终委灭,亲爱暂平生。

长风吹北陇,迅景急东瀛。知三既情畅,得一乃身贞。

绿杨三月成飞絮。散入闲庭宇。荼蘼犹未著东风。生怕莺催春去、太匆匆。

夜深不寐寒生壁。香烬炉烟息。小窗人定一灯红。无限离情都在、雨声中。

玉阶谁种梧桐树,风也零星。雨也零星。作得愁人不要听。

病来心绪难消遣,怕也伶俜。争也伶俜。如此凄凉几惯经。

松罗石室中,清雅胜支公。
地静无尘到,天高有穴通。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