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兄在远消息

江上有归舟,传兄在石头。
知安虽暂喜,念远更成愁。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塔庙新严迹半空,山前山后但孙桐。楼台影压浮天浪,钟鼓声随过岸风。

定有龙宫影深碧,初疑海市变青红。众医不识人间病,遗箓谁知药石功。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拥溜根横岸,沉波影倒悬。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古木寒蝉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何年家住此江滨。

汉水楚云千万里,不堪秋草更愁人。临岐南望一沾巾。

夕阳衰草路登登,雨过秋山爽气层。松殿可因参佛到,藓墙聊为觅诗凭。

且拚酩酊陪仙侣,莫把轮回叩老僧。北望古城苍翠里,万家楼馆暮烟凝。

真人何代结幽栖,累世奎光焕紫泥。日月高奔黄道近,衡庐傍出玉绳低。

雨晴添霁色,天气又晴和。桥岸垂疏柳,溪沙养绿䔋。

半林鸦背日,十里鸭头波。何处沧浪笛,随风和棹歌。

鸟声不住。布谷催耕,提壶携酒。正一年春及,芳辰漫辜负。

北陌南阡青无限,刚是扶犁候。莫评量、木橘千头,渭川千亩。

清福能消受。看木叶秋飘,池波春皱。如此园亭、容我读书否。

蟾光许现团圞相,吾佛无量寿。望江南,一发青山依旧。

西山西望转堪愁,原庙苍茫宿草秋。
车驾迩来方数跸,衣冠向后合常游。

幽居日日闭柴关,尘世何人得往还。摊饭蝶情看变化,煮茶莺语听绵蛮。

凛凛岁事寒,重云蔽城阙。游子欲何之,驱车适南越。

南越万馀里,江深安可涉。鸢堕五溪云,猿号修岭月。

耿耿烈士颜,世路无工拙。况握黄金章,名在诸侯列。

我皇眷迩臣,赐环不赐玦。惟是同心人,欢情中道缺。

踟蹰在广路,悢悢不能诀。砥如水中石,皎如山上雪。

直道谅已难,忧心未云掇。吾将从此辞,长歌栖林樾。

颠毫枕老辟斜羞,一醒惟堪与醉谋。身世倒悬蜂宇宙,生涯虚寄燕春秋。

名消无计占残纸,骨在相亲只敝裘。满眼东风吹绿遍,谁同花鸟解忘忧。

解印遄归意若何,山人长忆旧相过。词锋稍见禅机熟,案牍不如吟卷多。

花雨听莺春满酒,柳风回马月摇波。赏心乐事皆勋业,留与溪翁溪女歌。

红藕花开夏日长,薰风吹动满湖香。清标自合称君子,却把姿容比六郎。

寂寂幽窗忍独醒,疏灯残月两微明。子规枝上啼初彻,蝴蝶丛中梦未成。

蓬鬓不愁朝镜改,浊醪偏爱晚杯清。何时净扫苍崖石,坐对南山接凤城。

数仞师门力学真,明乎庶物察人伦。芳塘活水今犹昔,喜际龙潭复有人。

江村兵火复,月色似长淮。
鼓角连秋思,风尘带客怀。
诸公朝漠北,一老哭天涯。
犹幸舂陵夜,葱葱气尚佳。

风木志馀思,犹龙节行奇。仰桥空致敬,树背每怀慈。

戏舞留残彩,嬉啼忆小儿。天高何以报,长诵蓼莪诗。

先生与奴食同品,腐鱼酸菜腹中裹。与我读书同苦甘,朝吟夕咀三倍我。

前日惊呼走出城,田间蝗子大如蠃。宁关自古循良心,只为此官食者夥。

妻儿弟侄十口家,万口从君索饼䴹。万口不饱君无财,数十之家不举火。

君亦一口张,我亦一口哆。我食何尝似君艰,我亦一家待君妥。

玉阶仙露三千年,一树琼华长娿娜。中有綵鸾非帝骖,朱户沈沈下青琐。

君归休,但安坐,此邦亦不谓君惰,我与君亦暂不饿。

气化终留蠡贼心,圣人岂免昆虫祸。面颜昔枯还未腴,何苦风尘日摧挫。

藏地连西南,全蜀藉屏蔽。维州已归顺,庙谟忍轻弃。

桑榆犹及收,荐贤亟自代。碧血埋苌弘,谁理西康议。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