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因师而师适诣余两不相值

我去寻幽院,师来访小园。
休信不相见,相见本无言。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青梅如豆带烟垂,紫蕨成拳着雨肥。
只有小桥杨柳外,杏花未肯放春归。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
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逢人但说逃禅晋,句里风烟带九秋。
七字铿锵快先睹,梦魂竟下荻花洲。
多才自合至公卿,岂料青衫困一生。
太史有书能叙事,子云於世不徼名。
丘坟惨淡箕山绿,门巷萧条颍水清。
握手笑言如昨日,白头东望一伤情。
罢起郎官草,初封刺史符。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
郡政傍连楚,朝恩独借吴。观涛秋正好,莫不上姑苏。

华林园中宴初设,彦回琵琶称第一。清歌沈季琴王郎,三公解事惟拍张。

尚书尚书技偏乏,稽首臣须用臣法。臣今有法臣知书,当时封禅推相如。

帝日休哉盛德事,琵琶声停拍声止。一代风流比谢安,插簪散髻解朝冠。

王郎何似吴兴守,力饮不肯解玺绶。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曾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菌生枝上雨,龙起穴中雷。
怪影漫溪侧,寒根缠石回。

閒居无一事,雅好独斯文。每拂洮溪砚,因怀阙里君。

题诗情款曲,挥翰思缤纷。凭寄关西使,何时到陇云。

皎皎河汉月,照我西南楼。七夕远宾集,置酒城东陬。

展席对双星,盈盈隔中流。艳艳睹妆女,欲济无方舟。

神爽即易合,茫昧竟难求。明明君子德,寡妁谁为仇。

岂无采唐约,失身良见尤。人生信龃龉,世事良悠悠。

不见古时人,皓首犹公侯。葵藿不饿死,富贵安可谋。

愿絷场下驹,尽我盘中羞。我今为秦声,子也当吴讴。

酣歌达清曙,临分赠吴钩。

席中珍核来异方,乌椑正绿金枨黄。大谷消梨紫蒂长,蒲萄马乳堆西凉。

深秋杨梅有何尝,罗浮定逢何二娘。洞庭霜橘苞苴忙,吴姬手擘三日香。

可怜犹子留他乡,终日忍饥如龟肠。

朝作生合欢,暮作生离泣。
安得并蒂坚,坚似七姑汁?

春塘见游鱼,芳草宜白鹭。溪流定几曲,花发应深处。

重来畏已迷,坚坐不能去。

醉眼横斜看菊枝,又成客裹过佳期。
去年行路犹持酒,今日登高懒赋诗。
老泪怕从衣袖见,闲情但有帽檐知。
阿髯故国才归得,岁岁须来举一巵。

诗拙非同社,情亲本故乡。共知成远别,且复暂相将。

池古莲花净,窗深桧叶香。何时重携酒,来宿赞公房。

朱明在离。日长至。候气而动。徵为事。六乐成文。从之备。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
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倚阑观四远。近有客登临,故相磨难。山形欠舒展。小峰峦云树,晦明更变。江淮楚甸。又何曾、分明在眼。但临深、自觉身高,未可便名博见。休辨。吾心乐处,不要他人,共同称善。痴儿浅浅。因他谩说一遍。问还知宴坐,回光收视,大地河山尽现。待於中、会得些时,举觞奉劝。

小溪流水自悠悠,策杖南林入早秋。随地人生俱可乐,浮云富贵复何求。

思当绝处口频呼,天重此缘以少迂。话别只倩吟作使,销愁难仗酒为徒。

深情坐对星横斗,韵事依稀雉转卢。愿学山川容雁过,怀人字字可能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