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少年好疏懒,遂与性相安。经月常忘沐,逢人或不冠。
鼎里金将化,囊中玉可餐。解言脱屣易,岂惮拂衣难。
少小重意气,局蹐訾前贤。惟知一往乐,谁能计万全。
而今衰老矣,狂直多弃捐。心迹聊自慰,功成付与天。
百忧如猬集,扰扰白发年。虽廑生还想,宁知口碑传。
胡不赋《归去》,恣意穷芳鲜。松竹荫我庐,朝昏饱云烟。
泾渭自清浊,美丑何憎妍。不见亦不闻,幽谷长日眠。
撷彼南山茶,松枝活火煎。一瓯涤内热,快意耽静便。
岂必觅丹砂,妄与神仙缘。醉乡亦复好,遑惜囊无钱。
文武宣和盛两班,当时都道取燕山。三京随手残烧尽,今日谁迎二圣还。
任性随缘一比丘,一生无喜亦无忧。白云纵听飞来去,但得青山在即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