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身闲白日长,何处不寻芳。山崦登楼寺,谿湾泊晚樯。
洞花蜂聚蜜,岩柏麝留香。若指求仙路,刘郎学阮郎。
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掩敛乍疑裁黑雾,
轻明浑似戴玄霜。今朝定见看花昃,明日应闻漉酒香。
更有一般君未识,虎文巾在绛霄房。
秋影落西湖,渌波净如眼。
摇船入芰荷,船里清香满。
花深不见人,但听歌声远。
还从过船处,折倒青荷伞。
为采秋芳多,不觉飞霞晚。
回船未到堤,更引金莲盏。
馆娃陈迹久蓬蒿,留得苏台数仞高。
隔山水云青断绝,绕城沟荡天周遭。
遥怜让国清风远,忍见连艘战血鏖。
满目凄凉千古事,长洲仍旧柳如缫。

春城烟雾晓阴阴,俯仰斜阳吊古今。万里河山犹故国,九京风雨自同心。

欲知其主观司隶,未见孤儿属羽林。鹤唳华亭人没后,河桥一阕泪沾襟。

西风忒峭。把似锦浓秋,霎时都扫。林影添黄,潭痕减翠,易损他乡怀抱。

瓮头索郎未熟,坌口猎徒还少。燕市畔,渐消寒九九,排当画稿。

那晓。人世事,月令岁华,惯是田家好。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

惆怅年来残夜,催著朝衫偏早。凭谁说,向茅檐曝背,溪南诗老。

遥遥望故乡,魂魄所从始。狐死必首丘,远游今安止。

嵩丘春载阳,三花何旎旎。时无雒川妃,谁发予琼齿。

有鸟自南来,丹翎纷不理。雄鸠虽巧言,苟合中诚耻。

茕独夫何言,临流泪如水。

悠悠风物四时新,苒苒山屏万古春。
多少江山人不看,却来江上看行人。

岩前绿水无人渡,洞里碧桃花正开。东望蓬瀛三万里,等閒飞去等閒来。

江云薄薄日斜晖,江馆萧条独掩扉。
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犹作一双飞。

独立暮庭中,齐腰雪几重。不因逢酷冷,那解识严冬。

秋香多日閟英华,霜脱离离抱砌斜。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

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

问予何所思,渺在千里友。复问思何切,少交今白首。

古交淡如水,今交浓如酒。酒浓祇能暂,水淡乃可久。

久要百年心,暂好一朝口。敦古君锐先,薄今我怯后。

贞坚霜后松,摇落风前柳。两地各努力,千载期不朽。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
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
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

天孙织就轻绡,问谁剪缀银塘冷。玉容倚翠,芳心抱苦,半池开并。

水染成香,月溶无色,夜来难认。便湔裙人到,双垂皓腕,也应妒、冰姿莹。

忽见萍分波净。满秋奁、倒窥妆镜。只须分付,粉儿捧酒,雪儿摇艇。

采贮玻璃,倩描云母,北窗消领。怨凉飙乍卷,碎琼收拾,剩田田影。

频年鱼鸟识风流,家在南湖烟树头。隔槛残云飞白凤,漫沙曲水走青虬。

浣花茅屋牵萝补,甫里芝田为鹤谋。词客醉看书叶字,小娃歌踏采菱舟。

掀髯华月生莲渚,欹枕寒潮响荻洲。江燕雨吹琴荐湿,鲤鱼风飐钓丝柔。

诗题彩笔天吴泣,书照青藜太乙游。夜夜文光贯牛斗,南阳肯作卧龙休。

昆冈分半股,插地四无邻。为有怀中璧,虹光夜夜春。

东屋西屋人已远,名山也作弟兄看。金焦好处多于画,少个雁声江上寒。

五月新蒲叶正齐,清江极目远萋萋。何堪多难伤心切,一曲箜篌扬子西。

飞轮击水日三千,咫尺长安在日边。
试向茂陵高处望,未央前殿立铜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