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旁旧家碣上题曰宋黄澹翁先生之墓

古路斜阳废城,断碑荒草残茔。
莫嗔童竖樵牧,不识先生姓名。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扬子江头昔共迷,一为京兆隔云泥。故人昨日同时吊,
旧马今朝别处嘶。向壁愁眉无复画,扶床稚齿已能啼。
也知世路名堪贵,谁信庄周论物齐。

台榭相望闻语声,茹芝观月有馀清。旁连小隐分三径,细数修篁限一城。

日日杖头思径醉,年年铛脚玩欣荣。谁人知我归欤乐,趁此登临未惮行。

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
不必开窗索花笑,窗隔花影也欣欣。

梨庄本是青云器,四十于今犹未仕。前朝文献在君家,著作欲继先公志。

秣陵藏书谁最多,读画楼中高嵯峨。捃拾能笺五代史,时谈遗事如悬河。

董狐有志我未逮,三百年中谁记载。汉史应须属紫阳,元人岂解尊昭代。

青溪水阁閒相期,笔削相将乘此时。王猛犹能存正朔,许衡那得配先师。

栖霞之山好林樾,更为同人开理窟。片言亦可成春秋,一画自能知日月。

閒来戴笠将何之,遣谷逍遥若有思。接舆髡首且相对,佯狂于道亦良宜。

樱桃已熟酴醾放,春去虽忙意尚誇。叶底红圆珠映树,架边香瘦玉开花。

有书可读红无暇,对月方闲柰忆家。始悟渭城寒夜唱,饼炉须是小生涯。

捉搦歌,垂手舞。行乐未须误。冰宇蟾奁,幸只过三五。

生愁后夜栏杆,乱蛩落叶,剩一角、凄烟凉露。

待幽诉。一十二扇灯屏,千山万山阻。株老红犀,心怯倩谁护。

碧桃倚向东风,还嫌命薄,又曾识、霜花苔苦。

无华真国色,有韵自天香。
临风难自持,为舞白霓裳。

舟居不信有閒忙,细雨轻风过小塘。但见千江印明月,不须四大作禅床。

片云西去疑无路,一雁南来觉有霜。莫笑转蓬归未得,请看寥廓已高翔。

麦陇桑畦远接连,依稀村落动炊烟。山溪水漫人喧渡,野寺日高僧尚眠。

马足联翩疏雨后,客怀寂寞晓风前。庭闱缥缈知何处,却望孤云一怅然。

九重春宴拥蓬山,恩露亲沾玉殿间。天近南郊方对越,地临北极重跻攀。

三传载荷南王命,四品俱随学士班。为庆清时居禁密,早瞻喜色动天颜。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秦女红妆空觅伴,
郢郎白雪少知音。长亭古木春先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烟迷浦口人跳稀,老松瘦竹横斜晖。
舟人鲋切苇羡美,竹叶香清蟹正肥。
醉眠篷底呼下醒,一任春风吹发影。
起来霜月白满天,淅沥蒹葭凉夜静。

骊驹塘上玉生烟,麟角峰前乐事偏。花里桥亭春每早,竹间书庋日如年。

雕龙细雨金壶墨,宝雁轻调锦瑟弦。椿树绿时誇五伯,桃花红处祝三千。

几树莺啼酒未醺,声声唤起杜司勋。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将回处尚疑云。沈郎腰细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

竹间棋,池上字。风日共清美。谁道春深,湘绿涨沙觜。更添杨柳无情,恨烟颦雨,却不把、扁舟偷系。
去千里。明日知几重山,后朝几重水。对酒相思、急似且留醉。奈何琴剑匆匆,而今心事,在月夜、杜鹃声里。

石磴何盘纡,烟萝相映护。仰陟双峰凹,俯窥一线路。

泉声鸣幽涧,鸟道出高树。隔岭有数村,疑向桃源住。

数椽僻近栖霞寺,绕屋长松间丛佳。旧家乔木存百年,儒素清芬传累世。

居贫芋栗尚能办,每为看花供客醉。过桥数武香已闻,入门但见翻青翠。

含丹吐白殊蕴藉,不比春娇争献媚。幽贞合伴月娥独,仙隐如偕商皓四。

地偏十扫俗喧嚣,人冷都饶秋气味。渴呼茶茗倩儿童,醉倚芙蓉当姬侍。

花开酒好忆前年,雨散烟消余几辈。攀援容我手斧持,封殖怜君角弓废。

商飙飒飒吹短鬓,日夕婆娑影相对。当时玉貌是婵娟,此日霜华剩憔悴。

天上高寒归不归,山中偃蹇岁复岁。浮名唾手时易去,清景留人兴堪继。

不须重九问明朝,眼底龙山即高会。

宝钏金尊斗狭斜,阿侬生小艳情赊。芳辰偶放琴川棹,得遇瑶台第一花。

事多兴废莫持论,唯有禅宗理可尊。
似讷始平分别路,如愚方塞是非门。
刳肠只为生灵智,剖舌多因强语言。
争似息机高卧客,年来年去道长存。

一苇撇破桃花浪。垩将片板随船漾。击板船头鱼脑胀。

惊莫向。锦鳞跳趁渔家桨。

月落潮平初日上。呼儿晒网垂杨傍。网角丁东风铁响。

闲抚掌。人鱼悲喜身皆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