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耕云与愚庵倡和诗二首

灌花移石不辞勤,苔润流泉雨后新。
一坞绿杨鸡犬静,老来欣作太平人。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

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

山僧虽不饮,酤酒引陶潜。此意无人别,多为俗士嫌。
竹下幽香祗自知,孤高终近岁寒姿。
垂杨曼舞多娇态,倚赖东风得几时。
祥源总使奉真游,藏室提纲接胜流。
书蠹只知三馆乐,盘鲭不斗五侯羞。
名山早晚寻黄石,逝水须臾失夜舟。
白马素车分散后,何人更忍过西州。

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昔人何处群麋鹿,此地深秋尚蕨薇。

征诛揖逊有今古,饿显禄隐无是非。但使斯人皆可侣,不妨到处坐朝衣。

府治何偪仄,几不容欠伸。我来撤败屋,池馆为一新。

便有鸟唤客,更多花恼人。谁知牢落地,一旦遽生春。

霜林飘赤叶,遍地涌黄金。宾鸿离塞北,足声音。渊明归去,独酌乐、清吟醁酊。

真堪笑、重卧云山,忘尘世,伪难侵。顿然觉,应物无心。

道妙自然深。壶中仙景,遇外休寻。四时花放,论古更明今。

要到乘风去,三岛十洲,蓬莱虽有高岑。

路入雄关草木秋,幽州迢递度并州。三秦城郭仍天表,两晋云山到马头。

寒瀑遥随残月下,空林斜带断烟浮。经年旅舍闻鸡舞,绝塞崎岖几度游。

孤鹜齐飞入望赊,晚晴遥映夕阳斜。光疑海月流珠彩,艳讶天河浣绛纱。

错落霜林笼锦树,澄明仙井灿桃花。散成紫气凝丹室,绝胜芙蓉伏火砂。

金刀火齐元非物,但取乾坤与坎离。采药芙蕖凌弱水,三山何路觅安期。

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风雨会。移居华池边。
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
霑润既已渥。结根奥且坚。
四节逝不处。繁华难久鲜。
淑气与时殒。余芳随风捐。
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
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
不惜微躯退。但惧苍蝇前。
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
胸襟洒落。光风霁月澄寥廓。生平素志惟丘壑。随分田园,花木四时乐。
儿孙不用千金橐。吾家自有诗书粕。生朝有酒团栾酌。因笑渠侬,痴呆画松鹤。

策蹇长途细咏诗,秋风衰草乱人思。斜阳古道间回首,几树红蕉出短篱。

质裂横疑水,光生薄似苔。
凭将彩笔画,认作剪刀栽。
鸟向空中度,花从镜里开。
细看若无力,不畏晓风催。

巍巍紫帽峰,耸翠何盘郁。天地钟秀奇,鬼神护灵窟。

原头突见若堂封,精魂出入无寻踪。已睹腾空见佳气,更怜落日生愁容。

阴云黯惨结空暝,长松萧飒西风劲。荆蔓深愁兔穴藏,岗岭犹瞻石麟并。

嗟哉欲养已无期,流年况复成推移。草木犹伤望中意,霜露那堪死后思。

方君此哀我亦有,埋玉空山痛应久。梦魂夜夜绕云松,为问方君曾尔否。

青史模糊碧血新,千秋一剑气弥纶。同仇尚有秦良玉,杀贼勤王到美人。

铁瓮城边雨似丝,泊船又是掌灯时。豆棚一缕青烟曲,傍水人家正晚炊。

张果老踏破葫芦,吕洞宾失却宝剑。
两个撒手相逢,囊箧更无一线。
何仙姑铁笛横吹,解道长江静如练。

小有蔷薇洞,邻沽酒更多。最怜花作态,不分鸟能歌。

水际桃源路,山阴道士鹅。临池如可咏,莫厌客重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