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里十首 其二

应爱山斋好,秋风不卷茅。凿渠侵蚁穴,移树带禽巢。

人世真浮梗,吾生岂系匏。不逢皮从事,谁结岁寒交。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五马风流,销金帐暖,药玉船宽。放下荷囊,携来铜虎,又举熊幡。
棠阴已接三山。此列携、彼食大藩。柳雪萦旗,东风拦马,父老争看。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
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乌巨东西气候秋,子湖冈陇暮云浮。欲观古佛丛林地,只用凭栏一举头。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二十始相识,西樵七十峰。峰峰挟春酒,坐听山门钟。

海日竟不上,白头还几逢。相看两不变,心与双芙蓉。

何处圆融是的传,本无奄处本无鲜。我生太极才分后,谁见乾坤未辟先。

果老晦翁元不偶,定山石洞岂徒言。鹫峰百尺竿头上,又舞溪云大雪前。

扁舟东下自夷犹,胸次浑无一物留。
世味横陈如嚼蜡,人生变灭似浮沤。
休休且毕横林愿,去去空怀畎亩忧。
自念秋毫皆帝力,衔环结草若为酬。
晓帆叠叠飞,夜橹连连鸣。
贪吏诫守廉,饥民苏念生。
岸花有异态,沙鸟无娇声。
钱塘太守贤,好共致升平。
路突亭依石,林凹渚见沙。
嵚危几岣嵝,深蔚似琅琊。
客仙惊寒思,僧闲忘岁华。
两窗风露影,一树枇杷花。

客子困积雨,萧条住百蛮。吾人安敢道,真宰独何颜。

江涨浑无地,云深不见山。米囊探已竭,菜色几时还。

巍巍北斗夜阑干,盛世无忧行路难。转粟帆樯辽海阔,舞阶干羽䝤夷安。

黄河正道流应复,白月空江卧独看。愿借双飞珠树鹤,清游一接凤池翰。

冥冥妖祲黑如云,湖上旌旗乱不分。父子四人同战死,边庭谁说马将军。

天涯逢胜侣,此别忆高风。多谢白云吏,犹怜苍鬓翁。

坐看云变态,招隐桂成丛。寂寂圜门里,相思不可穷。

浮家泛宅古无多,只有高人张志和。
心似虚舟元不系,泊然聊与世同波。
榆林春夜漏声迟,独忆金章对月时。
翠袖清歌看驻辇,彩笺红烛坐题诗。
连云尚有青山在,夹路应多绿柳垂。
北望穷荒凋落尽,昔年文物倍增悲。

顺水扬舲去,篷窗笑语欢。山光秋月淡,金柝夜声寒。

野驿嗔鞍马,驰书响锡銮。高桥行在望,星斗五更残。

罗袜锦茵重。叶叶铢衣不耐风。去似彩云来似梦,匆匆。

肠断回廊细语中。

愁倚画楼东。六曲屏山灯影红。月自徘徊花自笑,朦胧。

孤负炉香彻夜浓。

朝退常归隐,真修大隐情。园林应得趣,岩谷自为名。
野步难寻寺,闲吟少在城。树藏幽洞黑,花照远村明。
海石分湖路,风泉递雨声。性高怜散逸,官达厌公卿。
架引藤重长,阶延笋迸生。青门无到客,紫阁有来莺。
物外身虽隐,区中望本清。终难依此境,坐卧避钧衡。

有信江头春色,无凭天上浮云。白衣苍狗又何频。

岂是随风情性。

法受三千谪路,翻成万里思亲。瓜洲中道不逢人。

谁寄江南春信。

秋云突兀起天际,疏雨磊落悬高空。寒潭彷佛细流碧,残花零落堆藓红。

雨脚朦朦向西去,孤鹤散步来长松。坐看斜景照罗绮,须臾万片金芙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