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绘(1032年~1116年),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今属四川)人。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登进士第,历官荆南府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杨绘被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尊为始祖。杨绘墓位于仙桥钱岗山西北坡,坐东朝西,是一处宋代古墓。杨氏宗祠位于揭阳市仙桥街道槎桥社区东联村,建于清初,为三厅式灰、木、石构筑庙堂。揭阳市政府于2005年7月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杨绘墓及祠堂列为古墓葬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仲秋鸠僝迄穷冬,钜丽依稀似蔡公。濡足几年通国病,肯心一片有谁同。
人言此庆钟双凤,天落其成见两虹。不是坡仙捐宝带,此桥安得往来通。
朝牧牛,暮牧牛,朝朝暮暮牛放收。骑牛吃草抱牛睡,牛若渡水我亦泅。
牛东草东西草西,我弗强牛牛自由。不劳不饥肥且长,背肉秋来平似掌。
逢春耕田牛得力,大凡要用先须养。家中大哥气力无,一春筑城夏凿渠。
交秋又点征匈奴,我为大哥鼓龙胡。
先人有遗搆,宇我逾百年。坏久莫除雨,沾湿床头编。
欲葺今颇喜,卖菜得羡钱。搆者良似易,葺艰方恻然。
仍感寒薄士,卓锥莫夤缘。内省既自幸,见获受一廛。
且免歌中露,得鱼敢忘筌。守成固在人,成人尚在天。
天成人弗脩,得之复自捐。老马强为驹,威后终怯鞭。
梯危自苴补,惴惴求瓦全。曝湿保后读,子孙惟勉旃。
微月此波寂,远峰何处青。我来閒与坐,不记是谁亭。
男儿贵自立,弧矢昔所悬。相期在千古,不让今人前。
我年三十六,一第幸登天。蹉跎犹自悔,兀兀嗟穷年。
穷通虽有命,尔志当益坚。譬如登华岱,奋迹陟其巅。
且披邺侯架,更著祖生鞭。光阴如过隙,转瞬难久延。
桑榆收已晚,时逾境亦迁。门闾吾望子,勿复废钻研!
江心微雨棹讴声,倚棹閒看春水生。美人遥忆武陵郡,戏挽桃梢绾醉缨。
白纻成衣羽成扇,此日江亭卜相见。玉髯一别即三霜,叹息流年若惊电。
君怀洒落与众殊,俯见寒潭秋月孤。故人骨瘦舌犹在,莫笑今吾非故吾。
吾闻康回冯,怒触不周天。柱折地维绝,盘古错愕天皇愁。
可怜开辟费神力,纤儿撞坏谁能修?大哉娲皇鼓洪炉,补天乃用五色之石头。
中有一石不见收,孤悬天中如赘旒。我过石所闻石语,啾啾复唧唧。
尔何所怨?尔何所苦?高高者天厚者地,容汝顽躯那不足汝所。
石亦无所怨,石亦无所苦,如我辈行者,衮衮升天阊。
何况有人手持造化之橐钥,能以阴阳为炭炼五金,精写跃冶之不祥。
毋使散作蚩尤芒,范大千界铸成倚天长剑,先刳吞月痴蟆肠。
以次屠裂天狗,不教饕餮蚀太阳。然后一钓连六鳌,瀛海东尽断鳌足,分排八极支穹窿。
再更十二万年元会穷,永永不弛扶桑弓。昆冈互古无毒爓,石寿得与天地同,我独弃掷无怨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