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三章 其一

太白初升北斗落,行人早起车鸣铎。岂愿身离父母邦,山川路远非不恶。

贫贱未知生处乐。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月沈高岫宿云开,万里归心独上来。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

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却回。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

玉英檀蕊,细意凭君看。青帝忒多情,费几许、春风暗剪。晓来欹枕,不觉嫩香飘,披宿雾,启幽窗,不道开初遍。
无穷风味,乍可蜂莺占。莫遣俗人知,怕毒眼、急须遮断。倚墙压架,娇困卧枝头,心绪里,阿谁知,似个人撩乱。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

佳名何拔萃,美誉占游春。三月来禽媚,嬉娱异众伦。

我昔谪穷县,相逢清汉阴。
拂尘时解榻,置酒屡横琴。
介节温如玉,嘉辞掷若金。
趣当乡士荐,无滞计车音。
荷衣说艺斗心兵,前辈须眉照座清。
收拾遗闻归一派,百年终恃小门生。

尔去西京都肄时,蹶张超距满前麾。筑坛傥遇萧何荐,万一能搴大将旗。

简服车马轻,出郭尘埃远。况兹偶同好,慵惰重推挽。

寿宫如屯云,重门谨关键。五城十二楼,瑶池芙蓉苑。

境深日迟永,天近春纤婉。异花秀烨烨,弱柳垂宛宛。

初从钧天游,列帝皆龙衮。俗骨已屡惊,凌虚翻自忖。

却逢桃源客,笑语何缱绻。尚留樵叟棋,竞劝胡麻饭。

金醴泛馀杯,芝英饵丰本。平生此游胜,馀恨相知晚。

重来恐已迷,尽兴仍忘返。群公谪神仙,吏隐亦肥遁。

尚平夙昔志,读易明益损。宁知五岳期,不待越崖巘。

何当谢羁束,相与同息偃。

九陌轻尘走钿车,闭门书帙任横斜。茶香易醒朝来酒,睡美妨看郭外花。

垂柳渐浓莺识醒,画帘初卷燕知家。客途纵有风期在,苦为春愁益鬓华。

青山云去后,古树鹤来初。安得结茆屋,闭门观古书。

利忘九重渊,珠从龙颔得。仁忘千金躯,手探虎口骨。

兽或复其性,其祸不可测。驯扰亦何术,贵在道与德。

遥望平林曙色温,淡烟新霭正纷纭。高低松竹阴相接,撩乱藤萝暝不分。

谷口行人冲雾出,林间啼鸟隔溪闻。不知初日散空翠,惟见青山生白云。

前岁虎符才罢府,此时龙节复行台。
江湖远地虽劳力,大紫中楹正择才。
召伯甘棠歌旧治,并州竹马喜重来。
莫将华发嗟寒素,会见青云道路开。

幼年曾读乐天碑,及壮亦览高僧传。闻有沃洲亦景佳,脚未能到心空羡。

近至新昌披县图,此山乃在吾厩圈。想像时时挂梦魂,欲一游之念无便。

夜来人报天姥雪,今日趁晴初出县。酸亦瞥瞥吹我须,寒气棱棱刮人面。

半膝短衫翻以轻,独脚小轿快而健。不知路入幽涧长,但觉山随白云转。

靠昏投宿梅林村,侵卯便过真封院。新霜滑澾行李难,一步一拄一回眩。

养马坡前秋草黄,骏骨已埋无复见。放鹤峰头树影孤,鹤不来归云漫漫。

入门触物皆荒凉,尘几蠹经三五卷。饿鸦叫噪绕生台,野雀毰毸集寒殿。

老杉千尺惟空腔,犹有枯藤半萦缠。忆昔江左全盛时,十有八人皆俊彦。

或吟或啸或遨嬉,不觉回头垂缨弁。林泉耽味久成癖,鱼鸟留连老忘倦。

前有道猷后法潜,锡杖卓泉坚志愿。晚则道林经构之,左右前后遂完缮。

烟霞一窟直几钱,买醭商量价何贱。聚徒数百日高谈,供有香花斋有面。

岁时浸久山浸荒,种粟烧畬耕掘遍。茂林髡?无几存,莽荡周回空一片。

惟馀溪水清汪湾,百匹秋光泻寒练。古今兴废尽如斯,欲去使人还恋恋。

岭表骚然避贼锋,番禺当此每从容。故知封豕非无意,自是金城不可攻。

海峤百年忻受赐,承明三接正酬庸。山阴岂足劳公久,能活千人尚有封。

娑罗散影自茏葱,水月相涵妙谛通。世界冰壶归眼底,禅机明镜在胸中。

八功德本无泥滓,七宝装宁待斫砻。好与老僧同领略,澄潭证取万缘空。

端居绝物役,晨炊饱藜羹。微风动远树,坦步及春晴。

耳目入寥廓,天地但空明。群动各自适,众音相和鸣。

捉将百脉倒归源,自会天然汞见铅。大地山河皆至宝,谁知身里觅先天。

羽林环紫盖,玄武飒黄旗。大校长杨猎,重修好畤祠。

云生三秀草,风动万年枝。想得张供奉,还多应诏诗。

相逢郁水渡,万里独还时。睹面一无语,存心两自知。

人归村暗路,鹊绕月明枝。岂念栖迟意,云山不可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