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五首 其三

穷厓不可极,飞步凌烟虹。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

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高台倚巉削,倾侧临崆峒。

失足堕烟雾,碎骨颠崖中。下愚竟难晓,摧折纷相从。

吾方坐日观,披云笑天风。赤水问轩后,苍梧叫重瞳。

隐隐落天语,阊阖开玲珑。去去勿复道,浊世将焉穷。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去有巡台侣,荒溪众树分。瓶残秦地水,锡入晋山云。
秋月离喧见,寒泉出定闻。人间临欲别,旬日雨纷纷。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蓬瀛归未得,偃翼清溪阴。
忽闻瑶琴奏,遂舞玉山岑。
舞罢复嘹唳,谁知天外心。

语道深惭话一场,感君亲切为宣扬。更将充扩随钩索,意味从今积渐长。

闻道诸郎长似林,临池已遣学山阴。
信传鸿翼兼双砚,物比鹅毛表寸心。
书札总无缘懒病,襟怀堪寄有孤吟。
归装准拟随春色,岁酒须留待细斟。

寒云迷古塞,积雪照平川。境外风尘静,楼头鼓角传。

庙堂勤远略,节钺镇穷边。巡抚应多暇,乘骢袅玉鞭。

信宿玄都境,逍遥十二楼。蓬莱非远道,鸾鹤不多俦。

明月悬为佩,春云覆作裘。碧桃千万树,挟尔凤笙游。

正月初旬长昼昏,北风吹沙江吐云。
千门弱柳青袅袅,官院红梅开正芬。
雨霁张灯春不迟,将军烟火夜偏奇。
层层岛屿神仙见,灿灿云霄星斗垂。
宝塔崚嶒跨紫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芳兰映日琼瑶碧,菡萏凌波玛瑙红。
蜡炬光中战马鸣,奔如飞电突如鲸。
戈矛寒带阴山雪,旗甲晴挥瀚海星。
野鸽双飞乍欲没,衔枝喜鹊喳喳发。
芍药蒲萄悬翠屏,珊瑚宝贝流明月。
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
真人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
翩翩舞蝶戏穿花,海上楼台散赤霞。
须臾锦绣被满地,明珠斗大纷如麻。
城中小儿齐拍手,声声道好如雷吼。
击鼓弹筝时转喧,河汉低回挂朱牖。
夜深宾客各言归,主人长跪强牵衣。
朱苞细拆漳南橘,白碗新盛北地梨。
联床接席出丰膳,美酒平斟玉屈卮。
清宵良会岂再得,今我不醉将何为。
白露掩江皋。
青满平地芜。
长夜亦何际。
衔思久踟蹰。
企余重兰贝。
清才富金瑜。
独艳始东山。
擅丽终西都。
云精无永滞。
水碧岂雁濡。
属我兹景半。
赏尔若光初。
折麻异离羣。
纫蕙非索居。
频赠既雅歌。
还怀谅短书。

一叶乘风去,青山两岸分。峰高微碍月,岭断澹连云。

乱竹鸥群路,平沙鸟迹文。栖霞何处是,钟磬半空闻。

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
平明玉案临宣室,已见龙光出傅岩。
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台前郭隗金。累重虽然容食椹,
力微无计报焚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十里溪光一山月,可堪从此负归心。
夜色浮宫殿,星河耿不昏。
御香飘十里,银烛照千门。
只觉天颜近,俄承诏语温。
遍书春帖子,知是沐殊恩。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山谷送王郎:酌君以薄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F8CD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酒浇胸次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颓龄,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平时兄弟之情。江山千里头俱白,骨肉十年眼终青。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章费工巧。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日杲。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小小银筝压坐偏,曾将古调寄新弦。
芙蓉绿水秋将老,鹦鹉金笼语可怜。
两鬓秋霜明镜里,十年春梦夜灯前。
湖山隐约人如画,空负当年罨画船。

讼庭寂寂散春烟,碧海丹山在目前。市得虾姑堪佐酒,摘来荔子不论钱。

门径莓苔古意深,闭门懒复事参寻。
棋图静见孙吴法,樵唱真闻韶濩音。
米尽有方烹白石,丹灵无意化黄金。
花飞又是春将莫,小复风前拥鼻吟。
故园红紫自芳菲,不在春风著意只。
待得征人重回首,枝头香雪已纷披。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