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二首 其二

陌上春光遽如许,花落花开任风雨。谁怜四印居士贤,苦遭造化小儿侮。

古来医手罕折肱,老去流年剧飞羽。无复当时倒载归,群童拍手山公舞。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谓言安堵后,贷借更何患。
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
隔墙闻讙呼,众口极鹅雁。前计顿乖张,居然见真赝。
娇儿好眉眼,袴脚冻两骭.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
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问之不言饥,饫若厌刍豢。
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谏。白头趋走里,闭口绝谤讪。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寄诗杂诙俳,有类说鹏鷃.
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下言人吏稀,惟足彪与虥。
又言致猪鹿,此语乃善幻。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苋。
况住洛之涯,鲂鳟可罩汕。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
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刬.男寒涩诗书,妻瘦剩腰襻。
为官不事职,厥罪在欺谩。行当自劾去,渔钓老葭薍.
岁穷寒气骄,冰雪滑磴栈。音问难屡通,何由觌清盼。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呜咽为何人。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履道坊南竹径脩,绿杨阴里水分流。
众贤买得澄心景,独我居为养志秋。
若比陈门成已僣,苟陪颜巷亦堪忧。
无端风雨虽狂暴,不信能凌沉隐侯。
市人常是醉昏昏,买尽青铜酒已浑。
健倒投床都不同,日高犹未启重门。

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江山子组练,海国壮貔貅。

旄钺传天语,韬钤禀庙谋。射蛟应小汉,搏兽已卑周。

佳气投丹毂,祥风转采斿。武功今已备,文德愿兼修。

虚沗金銮客,元才咏大搜。

幽兰自著花,菖蒲自成节。激流难久生,溪风易吹折。

夙昔兰闺英,金韬送远道。历历视明星,悠悠思春草。

春草生有时,黄尘飞不已。白玉忍蒙沙,清流怨何驶。

上有龙标月,下有沅江水。沅水自东流,梧云向南开。

蒲花生石上,芳节待归来。

曳杖残阳出北门,芊芊芳草没沙痕。万重浓翠围高垒,一缕轻烟上远村。

牛载篴声林外去,日迷云影陇头昏。西华岚翠连天起,迢递峰峦不可扪。

荒陬寂寞首频搔,但见掀天海上涛。劫历千羊馀白浪,城空百雉指红毛。

尚留北角残基在,枉费南夷缩版劳。闻说荷兰皆失守,无来由处自深逃。

每向豳居玩物情,却怜野鸟解催耕。雨收江上一犁足,风动林梢两个鸣。

如入画图供赋上,莫将思怨起阴晴。纪官此日无人问,秪问今秋万宝成。

八思巴师释之雄,字出天人惭妙工。龙沙彷佛鬼夜哭,蒙古尽归文法中。

湖瞰平林外,波摇断崖滨。柘山应孕秀,秦女乃能神。

剪纸徼灵贶,乘槎觅要津。渡头风正恶,愁杀采菱人。

别离知不远,情至亦潸然。树引投京路,鸥随出浦船。

去程秋雨里,归梦晓霜前。亲旧如相问,卑栖似往年。

雪泥鸿爪又林亭,乡味乡情两不胜。春到人间苏草木,老知时务谅亲朋。

视余如客聊凭尔,谓我因人却未曾。柳下襟期师百世,何尝风骨损崚嶒。

上方楼阁倚空明,磴路如天鸟亦惊。屋顶石岩常欲坠,檐前瀑雨不能晴。

龙湫千古风雷气,山殿六时钟磬声。最爱白云飞不去,半山飘泊伴人行。

恨杀庭前鹊,难凭卜远期。
朝朝来报喜,误妾画双眉。

铜雀高楼借日悬,姑苏舞榭入云烟。繁华一落金屏影,半是吴山邺水边。

望天湖,望天湖,绿杨深处鼓??。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 ,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环粱遮迣。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扌必,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宕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漱静;石梁急,龙揪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蚊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