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

雨欲来,风萧萧。
披桂枝,拂陵苕。
繁英陨,鲜叶飘。
扬烟埃,靡招摇。
激房帷,发绮绡。
中发肤,憯寂寥。
思美人,隔青霄。
水渺茫,山岧峣。
云中鸟,何翛翛。
欲寄书,天路遥。
东逝川,不可邀。
芳兰花,日夜凋。
掩瑶琴,闲玉箫。
魂睘睘,心摇摇。
望明月,歌且谣。
聊逍遥,永今宵。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
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
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
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
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罢郡饶山兴,村家不惜过。官情随日薄,诗思入秋多。
野兽眠低草,池禽浴动荷。眼前馀政在,不似有干戈。
快活田翁辈,常言化育时。纵饶稽岁月,犹说向孙儿。
茅屋梁和节,茶盘果带枝。相传终不忘,何必立生祠。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
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
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素发临高镜,清晨入远乡。
三山分夏口,五两映涔阳。更逐巴东客,南行泪几行。
明代资多士,儒林得异才。书从金殿出,人向玉墀来。
词学张平子,风仪褚彦回。崇仪希上德,近侍接元台。
曩契心期早,今游宴赏陪。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忽遇乘轺客,云倾构厦材。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冀善初将慰,寻言半始猜。位联情易感,交密痛难裁。
远日寒旌暗,长风古挽哀。寰中无旧业,行处有新苔。
反哭魂犹寄,终丧子尚孩。葬田门吏给,坟木路人栽。
遽泄悲成往,俄传宠令回。玄经贻石室,朱绂耀泉台。
地古春长闭,天明夜不开。登山一临哭,挥泪满蒿莱。
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
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
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
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
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

爱君深谷结茅茨,拥坐梅花千万枝。贪就子云论字久,其如元亮欲眠时。

松杉蔽径才通涧,风雪空山独咏诗。容有一函来见讯,樵夫担出白云迟。

轻云捲箔月钩垂,正是青楼乞巧时。牛女相望隔河汉,浪传天上有佳期。

汉水方城,今古道、几回投迹。留滞久、浩歌狂醉,此心谁识。渭北清光摇草树,故人对酒相应识。记雨窗、相对话离忧,秋风夕。风月笛,烟霞屐。身易老,时难得。鸟飞天不尽,野春平碧。我梦秦东亭上饮,举头但见长安日。便与君、重结入关期,明年必。
天上麒麟地上行,当年孔释送徐卿。
重来司马儿童喜,初见欧阳老婢惊。
黄道日开经幄霁,紫垣星近履絇明。
本朝宝筴千千岁,似读书人共太平。
无端汤武,吊伐功成了。赚尽几英雄,动不动、东征西讨。七篇书后,强辨竟无人,他两个,至诚心,到底无分晓。髑髅满地,天也还知道。谁解挽银河,教净洗、乾坤是好。山妻笑我,长夜饭牛歌,这一曲,少人听,徒自伤怀抱。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兰缸斜照碧纱厨。香篆袅流苏。鸳衾不整春宵煖,轻笼著、一半罗襦。

殢了烟鬟软语,倩伊香臂横舒。

脸花泥枕褪红酥。鬓枣坠龙须。朦胧星眼浑如醉,低声道、睡了何如。

试看西窗花影,看看摇落蟾蜍。

香煎豆蔻屏纱透。文窗烟暝浓阴覆。蝉曳别枝风。凉飘一叶桐。

芸编消永昼。山字吟肩瘦。凝睇送归鸦。断云烘晚霞。

孔明庙前柏,手版贼其枝。
枯秭无生气,众目炫一时。
何如孔公笏,铁面含霜姿。
虺蛇何足道,正气屡奸欺。
祥符庆历间,岂无纤人斯。
闻之胆为落,不在彼在兹。
圣学亿万年,圣源浩无涯。
八传得巨源,愤学求似之。
遗经与遗物,保护如婴儿。
万里去复远,见者咸赍咨。
况此一尺槐,千载孔林思。
非无原壤杖,非无少正铍。
用舍各有时,小大各有施。
畴能起段公,共赋甘堂诗。
八月金陵天气凉,劳劳亭畔雨花香。
谁家别泪沾红粉,几处秋风起白杨。
沽酒城边频系马,闻歌道上总思乡。
古今无恙东流水,多少行人为断肠。

分利日以众,生利口以微。往在承平日,已有人满疑。

客从故乡来,欲语先涕洟。小民勤四体,未赡八口饥。

兵火所摧残,敲剥及膏脂。重以灾疫继,道路皆积尸。

回视显宦辈,累累拥金赀。富者力兼并,贫者无立锥。

物穷有必反,勿谓彼蚩蚩。吾亦游食徒,内愧当语谁。

一饭无兼味,一缊无余衣。且办一身瘠,敢问天下肥。

情多不似家山水,夜夜声声旁枕流。(《忆山泉》,
《诗话总龟》)
蚕者不得衣,不蚕者得衣。
长安富贵家,上锦下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