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苍毛豕身,角若担矛。卫护其犊,与虎为雠。
一泓蟹眼吐沫,双涧燕尾分流。人道渭清泾浊,俱从天柱西头。
玉霞弟子非无学,金箓名仙亦有才。却作左慈筵上术,谁将酒脯尽携来。
边报频催馈饷兵,披衣冲晓发南盈。白云远补青山缺,黄鸟初蜚绿树声。
许国素心怜蠖屈,唱筹五夜杂鸡鸣。孤臣万里疮痍境,拭目何时见太平。
相思不见最愁予,奈此村醪尽可沽。安得片帆风色顺,一时飞过洞庭湖。
自从朱邸翊元良,圣学磨砻日就将。嗜饱岂容登鼎俎,剪桐争肯戏圭璋。
经筵犹有八图在,御座俄惊一鉴亡。恤典隆名虽宠渥,何如大政细平章。
淮南不改江南天,五月如秋意惘然。仰首勿言居士疾,信心赖有祖师禅。
野阔水无际,拿音杂浩歌。天根沙岸接,树杪夕阳多。
一雁来云外,双鸥立涧阿。扁舟经过处,岁月叹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