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螭端风采久堂堂,汉室忧民牧守良。淮甸已知烦汲黯,云间今喜得王祥。
霜寒碧落横雕鹗,日丽丹崖舞凤凰。犹记观梅向东阁,缊袍长带岁寒香。
作就轻阴,留花不放,似愁花谢。春心暗逗,自叠宫衣小窗下。
陇头驿使何须问,待消受、脂香粉麝。漫惊回梦雨,西窗剪烛,苦吟深夜。
珠泻。纷飘瓦。正闭置重帷,晚妆初卸。空阶淅沥,笛声谁共描写。
园林终有开时候,玉蝶罗浮更休忆,扬州东阁,往时情话。
片玉曾夸我,牵丝许问名。雁书来报晚,耿耿幼时情。
作客三千里,为儒一亩宫。蛛丝缫户上,鸟迹篆沙中。
解佩湘皋共,藏书邺架同。沉沦何必叹,著述起王通。
无斯煎煆利,鬼亦掉头还。墨井人声底,炉场夕照间。
百年无树影,众皱是灰山。谁识荒荒顶,飞鸿爪自閒。
霜气严凝入敝貂,书声才罢夜寥寥。心君不动群邪退,欲寇无侵万虑消。
老鹤巢高宜独宿,祥鸾天迥岂堪招。罗浮闻欲三年住,诗酒何时许见邀。
我来何所事,日卧双槐间。槐颠群鸦噪,日夕望巢还。
幽独易生感,况复西风寒。芳园渐摇落,鸣虫凄夜阑。
仰视天边月,三五正团团。明月几回圆,归思邈云端。
遥怜儿女忆,望月起长叹。
云深石室白生虚,夜冷枯僧入定初。水月盈盈人不睡,但分清影与寒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