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
君不见,鴳滥堆,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斑衣舞罢此日,彩笔花开晓风。诗思满怀未写,闲阶叶响梧桐。
共处人烟外,谁期祸乃身。九皋空有恨,四野欲无春。
华表云应泪,瑶台月亦尘。当年林处士,泉下定相亲。
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岩阿。忽听晨鸡曙,非复楚宫歌。
闲阶薙宿荠,古木断悬萝。帷堂寂易晚,桴鼓自相和。
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几何。
丝丝漏月。替写湘纹密。琼户斜窥疑半揭。燕梦误寻凉隙。
非烟非雾摇空。几曾隔了春风。香逗冷波有迹,庭花转觉玲珑。
夕阳在青山,山高夕阳早。美人未归来,山外浮云好。
稚子候门前,酒熟黄花老。
惯住山楼未学仙,每因花下醉樽前。仍然访道还逢衲,松壑长谈内外篇。
苦节高风重柏舟,輶轩问俗首先求。须眉长乐嗤青史,巾帼共姜壮海洲。
片石褒名扬矢志,一缣就地快同游。他年马鬣松阴满,应有鸳鸯泣上头。
岳翁乘棹章江日,曾约先人泊画船。若问周南留滞事,不才金匮守遗编。
去年啸月玉台边,吹笛临风思亦仙。千树杜鹃迷紫峤,君能不忆醉花前。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