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平原高节映常山,生死兴亡本自天。莫道排墙为鬼录,请看裂铁作形仙。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步入名圃,豁然开眼,茂林修竹怡人。一湖春水,烟树渺芳津。
恰值丝丝疏雨,板桥外、山势嶙峋。通幽径,回廊曲折,环带草如茵。
锦堂人住处,帘风砚水,几案无尘。更多少琴书,绕座相亲。
咳唾成珠成玉,为善乐、恬淡精神。汪洋论,顺时知命,德也本乎仁。
上天久无雨,南风日吹沙。旱气弥虫虫,六月稻不花。
晋土素硗瘠,如此岁食赊。上官方劝分,义士起叹嗟。
发帑捐积镪,籴粟来连车。吾乡忍沟壑,哺尔万口呀。
厚泽田里被,颂声父老誇。预备世勿务,征敛惟纷拿。
遂令活人功,乃出一士家。不知时有司,视此无愧耶。
我作义薛诗,好德良可嘉。愿言讲荒政,生意当无涯。
忧乱愁怀锁未开,偶携胜友上高台。层层寺向云霄出,片片花从水石来。
身世寄将洞口棹,道心清似雪中梅;何时便作太平逸,长此茗瓯又酒杯。
懊恨盈怀此木兰,日移跬步两三湾。邹邦鲁壁空挨过,湘水衡云远望漫。
昼永浪歌虚岁月,夜清徒梦到乡关。灵舟近喜逢仙客,拭目孤篷仰斗山。
花香不因雨,雨过花更香。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
恍疑爇沈水,轻烟逐风扬。此时鼻观侵,百虑都已忘。
愿携白玉椀,掇英挹天浆。灌沐紫金丹,卯酉滋芬芳。
服食养精魄,一息三千霜。绝胜仙掌露,灏气凝秋凉。
扶疏桂树月中生,谁遣人间伴大椿。桂欲芳时椿正老,等閒相伴八千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