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俞新福歌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
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
安不忘备武乐修。
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
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猜你喜欢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人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我惭思涩同司马,君患才多继士衡。
今日相从非偶耳,挂冠淮浙好寻盟。
谪仙风骨今何如,自我不见三年余。
双眸如电尚可想,两鬓欲雪今安无。
干戈塞路军麾满,骨肉避地星散居。
未知草堂可归否,有使可寄平安书。
智与理冥,神与境会。
碎维摩床,断毗卢髻。
碧眼黄头著眼觑,百杂碎。
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
闲却荒庭归未得,一灯明灭照黄昏。

凛凛冰霜晨,皎皎风月夜。南山有飞仙,来结寻梅社。

兄亡非缘疫,其故独何欤?畏疾而凭河,哀哉岂此愚。

寄书且视妹,所言固不虚。书辞靡瞀乱,巷陌多绕纡。

河之水悠悠,城东得遗躯。终时作何状,割爱从鼋鱼。

为弟诚无状,不能掺其祛。两兄挈一侄,何许相睢盱。

知死不可让,以次当及余。

太液洞高秋,晴波入晚游。露香荷气润,云白柳风柔。

红袖争牵缆,黄门学棹舟。君王回顾笑,妃子唱《齐讴》。

天津桥上听啼鹃,只是当时已惘然。妙意都应穷卦画,馀情聊尔托诗篇。

太和酒味浓还淡,瓮牖蟾光缺复圆。曾向行窝看儿戏,不妨歌枕自高眠。

嚏涕春风欺薄罗,扶头宿酒想轻歌。
牡丹花满蛤蜊到,学士其如此夜何。

冻云压树雪漫山,楚尾吴头髣髴间。日暮天寒鸟飞绝,此翁何事却忘还。

湖上兴不极,复治东山具。执策入治平,繁霜湿衣屦。

山僧不好客,高卧阖庭户。清商动木末,静听不知处。

遥看上方胜,子夜发襟素。情长事乃违,咫尺不得据。

月落空归来,寒猿挂深树。

白云苍苍兮珠江泱泱,觉山之去兮谁与翱翔。

江水泱泱兮山云长,我思觉山兮安可忘。

飞云蒙头兮隐青霞,揽云月兮为家,觉山不来兮令我长嗟。

长嗟兮舒啸,四山暮兮猿鸟号噭。山容蹙兮予怀悄悄,青衿送子兮三水之表。

雨过春山叠黛横,嫩林新绿夕阳明。晚来风味浓于酒,添起田蛙阁阁声。

巢居全野性,灵笈每能该。
漱玉泉初引,烧丹灶已开。
四邻惟种竹,一径自生苔。
何日笼禽至,群呼就掌来。
琼枝瑶月。帘卷黄金阙。宫鬓蛾儿双翠叶。点缀离南闹雪。东风扇影低还。红云不隔天颜。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嵯峨金阙擎银台,方壶圆峤翔群仙。天临海镜回龙颜,长松之隥横云连。

八风吹律浮祥烟,清都元化资陶甄。石林俯瞩昆仑巅,五岳丈人拥芝兰。

诸孙罗列夸多男,香云吐润弥乾坤。聿有怪石无比伦,沈精幽结忘朝昏。

三峰具体华山孙,仙掌欲歇浑河奔。木山本是千年根,虫鸟剥蚀留瘢痕。

灵椿偃蹇桂连卷,蒸出芝菌光华鲜。牧儿时见青牛眠,鳞纹隐起如连钱。

天符行雨飞龙翩,雷公鼓腹起重渊。长令此物绵天年,气核凝固藏灵权。

碛然而霣匪自天,青州作贡古有焉。植来文囿环羲坛,峰峦四面无亏全。

宁止三品堪随肩。更依琼树开琼田,窃窥神变寻真源。

修羊白石灵台存,流霞高阙穷扳援。文萦五色螭肠穿,茯苓虎魄久益坚。

厥初祇就松肪论,珊瑚不受神农鞭。朱柯渐老铁网牵,物理但作如是观。

昆明帐殿临鲵桓,恩渐木石云章繁。小臣惭负隃麋丸,祇欣崖馆凝苍寒。

侧听雅秦韶钧然,琬琰腾光万古传。

病怯春寒睡起迟,雨声一夜涨清池。梅花吹落无人管,却似阶前雪舞时。

顿作无家客,偏为间道行。艰难脱贼手,辛苦出危城。

破甑悲身世,虚舟任死生。凄凉《穷鸟赋》,弓影莫频惊。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