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溶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像。雪花是寒冷的,冬天才有;梨花是温暖的,春天才有。作者用雪来比喻梨花,希望自己的浓浓深情能像春天的梨花一样。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惜别之情,体现对友人豪迈豁达的祝愿。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
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颔联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芽迎风摇曳。然而这美好的春景中却蕴藏着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美好的春日风光却无人陪伴自己欣赏。
此外“杨叶”即柳叶,“柳”“留”谐音,古人折柳相送的传统由来已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李白送别诗歌与众不同,往往能够将分别之情写成普遍化的集体感受。在这首《送别》中,没有提到送别的友人到底是谁,却把自己的深情厚谊寄托在“梨花”“杨叶”这些意象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颈联“惜别倾壶醑,临分增马鞭”这句是全诗的点题之句,诗文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送别友人。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诗人“倾壶”一饮,这是男人之间的送别方式,没有温婉的语言,也没有依依惜别的柔情,只是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寄于酒中,一饮而尽。待到真的要分别之时,“马上赠鞭”,以示纪念。同样也是男人的赠别,尽管舍不得却故作豪迈。
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友人“颍上去”,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这在李白诗文中同样很常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写目的地之景而浮想联翩,因景生情,因景结情,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吧,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寄托。无论何时何地的人们在送别之时,都会产生“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的共鸣。我想,诗人也会担忧友人旅途的劳顿吧!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五千年的积淀,一言概括则为“雅”。无论是送别,还是思念,古人都将自己的浓情蜜意寄于诗文中。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送别诗在这颗颗明珠上闪烁着一缕缕的光芒。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的今天,没有“劳劳亭、长亭”这些专门为送别而建造的场所,离别之情已显弥足珍贵,不用鸿雁传书,也没有古人的离愁别恨。我们也许只有从古诗词中才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了吧!
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之情;尾联写诗人想象着友人的路途,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感情寄托。
巾屦翛然一钵囊,何妨且住赞公房。却嫌宴坐观心处,不奈檐花抵死香。
小小山园几树桃,安排春色候停桡。开樽旋扫花阴雪,展席平临松顶涛。
地远不须旋俗驾,溪晴还好著渔舠。云间石路稀人迹,深处容无避世豪。
绿消暮霭满空秋,念远凭高陇上游。一片孤云生远岫,数声断雁落寒流。
风前无绪愁闻笛,天际何人误识舟。步月可寻岩下叟,试将圆玉锁神头。
高皇肃人纪,义气忾环瀛。作庙褒余阙,开关送子英。
微臣知国耻,大节重科名。呜咽穷泉路,应随正学行。
古庙空坛枕石城,残碑埋没落花平。池边何代长杨树,呜咽寒涛作雨声。
我家金石罗文房,案头拂拭开缃囊。晓来启匣见古镜,青铜一片铭飞霜。
略似菱花分八角,千年不蚀凝清光。背有古画老桐树,双枝并立栖凤凰。
莲花绰约出小沼,神龟游上莲叶香。新笋破泥欲解箨,参差四面皆筼筜。
山云轻聚衔半月,下有小几横干将。真子何人在竹下,膝前更见清琴张。
仰观星月共皎洁,七弦乍弄神洋洋。仙人春夏坐晴暖,忽将雅操翻清商。
一弹閒院有寒气,再弹更觉天苍凉。五更碧瓦一痕破,惊起青女窥鸳鸯。
此时凉气满庭树,拂叶惨淡将成黄。阶前明月冷如水,霏霏玉屑沾衣裳。
霜华拂拂看不定,冰蚕丝紧鸣指旁。我揽古鉴照双鬓,神清意静吟且长。
云净遥天变春夏,每见夜色寒苍茫。真仙千载不知老,我且磨镜同诗藏。
滚滚银涛,泻不尽、心头热血。想当年、山头擂鼓,是何事业。
肘后难悬苏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笔。数古来、巾帼几英雄,愁难说。
望北固,秋烟碧。指浮玉,秋阳赤。把蓬窗倚遍,唾壶击缺。
游子征衫搀泪雨,高堂短鬓飞霜雪。问苍苍、生我欲何为,空磨折。
燕台风日好,少小共婵娟。綦组初争侍,帘帏每互眠。
安花矜学步,约翠喜齐肩。柳爱依人亸,桃看隔院妍。
不知春事去,惟觉鬓华鲜。乍返长河棹,同歌入越篇。
湖山欣把袂,月露各传笺。酒为藏钩覆,茶因赌钏煎。
临风调玉琯,倚竹整湘弦。坐羡连枝树,行侔并蒂莲。
学诗尊李杜,点笔动云烟。秋水芙蓉港,春风玳瑁筵。
玫瑰团作饼,栀子刻为钿。窄袖鹦偕玩,低鬟蕙并搴。
清宵无尔我,密意总缠绵。岁月不相待,分飞各一天。
明珠徒有赠,宝镜惜空圆。已判差池影,真成断续缘。
馀欢留客袂,新恨入征鞯。汝复为春草,吾几作夜鹃。
随夫行蜀栈,携子渡秦川。宦思凉如水,归心静似禅。
柳花空作絮,榆荚不成钱。松竹留荒径,莼鲈忆旧船。
漫言童仆饱,还望故人怜。刀尺霜前女,笙璈海上仙。
暂时容梦见,异地各情牵。枫助思亲泪,蝉催去国年。
天涯千嶂在,陇上一枝传。何日随归雁,南云滞影旋。
琴润音初涩,香寒篆易消。凉夜雨潇潇。窗前清可听,没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