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朝曲,闲征药草名。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
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
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
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伏龙山横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
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龙巾。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
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
三茎曲与两茎斜,径直门风八字开。
拟向翠微寻路入,知他赚却几人来。

生长吴侬不记春,乡音旋改踏京尘。丫头小妓相偎坐,众里矜誇是北人。

徘徊杨林陌,顾瞻先人墓。螭首松柏椒,垂垂泫珠露。

王纶既三沐,瞑者忽若寤。白首垂弓旌,岂以浮荣故。

小欲酬帝恩,或可扶天步。衰驽有如此,终应问归路。

未闻衲子着深功,但见龙孙送好风。
尊宿尚留双塔在,众丘皆让一山雄。
禅关暂到何须住,法窟虽深岂用穷。
若问如如心自在,梦魂不入大槐宫。
万紫千红鬓上粉,聚成一撮精神。宣和宫样太清真。韶风摇斗帐,芳露湿纶巾。
消得流莺花底滑,一声惊起梁尘。扶将芍药牡丹春。光浮金盏面,香到玉池津。
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
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
傍连岚领秀,面对湖光溢。
惟应此如昨,万变非畴日。
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
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
朔风吹疏林,积雪在崖巘.鸣琴草堂响,小涧清且浅。
沉吟东山意,欲去芳岁晚。怅望黄绮心,白云若在眼。

东风二月禁门莺,天上佳人有远行。惜路频瞻霞上日,望家直到海边城。

休须满假辞三径,定约重来赋《二京》。回首津亭万家柳,初非憔悴独关情。

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逾飞电,回旋应规。武节齐声,或合或离。

电发星骛,若景若差。兵法攸象,军容是仪。

道人出白云,空岩为谁碧。独往谁得知?时有鹤一只。

中岁悲行役,高堂有老亲。乱山迷远望,归路出通津。

树暗江城雨,花明驿舍春。故园萱草色,应待远游人。

众山祖昆仑,五岳兹雄长。峭壁出青云,巍然俯群象。

高标五千仞,三峰石非两。绝群迥独尊,赴天成孤往。

窈窕玉女祠,仿佛巨灵掌。竭尽筋力能,驯致青冥上。

短衣谒白帝,问源伫仙仗。海云东南生,夕日下林莽。

偃仰天池侧,四顾爱森爽。学仙亦荒唐,驰思聊自广。

何当营茅茨,洒然遗尘网。

男儿踏地志四方,出门大路行康庄。
况为馹使期令速,千里万里瞬息将。
云胡邂逅遭一跌,颇觉平陸成羊肠。
古云一蹶得一便,又云三折医之良。
幸逢瞑眩得早瘳,莫若视地足勿伤。
生全天地父母恩,一举足兮慎勿忘。
闻郎夜上木兰舟,不数归舟祇数愁。
半幅御罗题锦字,隔墙裹赠玉搔头。

燕地秋声起,辞家忆自春。关山云外道,风雨梦中身。

客久知金贵,途穷觉仆亲。微名何足恋,悔作远游人。

四面松杉合,中林一径开。
僧房依乱石,画壁暗深苔。
风卷堆沙入,云移海气来。
潇条空谷里,松柏暮生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