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蜀五首。张校书元夫

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於。我闻声价金应敌,
众道风姿玉不如。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手抚归鸿,坐临烟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阑楯。
压玉浮金,一醉留青鬓。风光胜。淡妆人靓。眉黛生秋晕。

玉奴留下唾花乾,夜逐嫦娥入广寒。不许世人轻著眼,漫教对此细评看。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闻说东归欲问舟,清游方此复离忧。却看阴雨相淹滞,莫道山灵独苦留。

薜荔岩高兼得月,桂花香满正宜秋。烟霞到手休轻掷,尘土驱人易白头。

老栎抱拥肿,金狨立鬅鬙。
当年陇山道,似此见危层。

相思袅袅托微波,缥渺青峰入梦多。手把秋荷问秋水,夜凉风露定如何。

游远令人瘦,思君甚渴饥。
恨无如意事,懒乞送行诗。
帝陌喧车马,王门守鹿貔。
何时借僧榻,切勿负幽期。

哲后践贞轨,简策有馀馥。彼或趋卑污,流恶宁有足。

明达知所师,鉴古以自烛。惟王实天纵,虚心湛无欲。

学道期济人,为善靡徼福。群书不去手,万理瞭在目。

鄙臣守铅椠,恩光蒙远瞩。穆如首夏风,煦若阳春旭。

才微愧宠厚,迹贱惭爱笃。报德谅无阶,锡嘏徒有祝。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营居依蓬茅,在我颇显敞。阳晖馀朝温,野景有远想。

年华无淹停,俛首已古往。全生谁为贤,偃仰与鞅掌。

碧玉声中步月歌,弹来弹去不嫌多。从教人笑成琴癖,老子佯呆不管他。

行行行复止,行到白云间。见客意不俗,逢僧心便閒。

细泉分别涧,小径入他山。拟借禅房榻,追游信宿还。

七十老为吴郡客,故人不必问馀生。清尊日饮尚一斗,黑发晨梳犹几茎。

藏骨谩思淮上去,移家犹望越中行。他年或有相逢地,可得同君睹太平。

倾倒天瓢走雨工,海门龙过起腥风。潇潇午夜鸣山竹,如在春江听打篷。

淮流一挥手,千里隔江深。远道关山迥,天涯烽火侵。

断云羁旅梦,残月故园心。心事凭书慰,鳞鸿幸未沉。

晚空斜日下三川,千里风光客思牵。漠漠天垂秦徼外,依依人去岳峰边。

河淙乱石侵官道,沙拥荒藜被野田。闻道登封非盛节,莫将遗事问当年。

云锦同梯得旧游,旋供帘月泛琼瓯。
莫言官事兼私事,五老峰前一醉休。

洞门斜日照金潭,千尺藤萝挂石龛。骑马独来高处望,满山松柏似江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