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注释
岳阳楼:中国江南三大楼阁之一,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上,面临洞庭湖。相传三国时吴国大将鲁肃曾于此建阅兵楼,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时,修建此楼。
赤玉幢(chuáng):指岳阳楼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玉幢犹玉楼,指神仙居处。幢,佛教的柱状石刻,柱上有盘盖。洞庭龙女故事
怅望:寂寞失时的想望。
万般意: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万般,犹言各种况味。
棂(líng):窗格,这里指窗。
西江:这里指长江。

赏析

  登楼鸟瞰洞庭湖,碧波连天,遥望君山,气象万千。此楼历有兴废,宋滕子京重修后,以范仲淹曾作《岳阳楼记》而名闻遐迩。但是从此诗的立意及《元稹集》中有关篇目的题序看,当年作者的洞庭之行颇有失意之慨。所以此诗即不像其他诗文那样着意描绘岳阳楼的雄伟壮阔。

  首句写红日斜照楼窗,这本是人们常见景象。然而诗人用一“衔”字来唤起读者的联想,便使得整个境界活跃起来。次句写楼的倒影:当太阳照射到楼窗上时,楼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岳阳楼的倒影映印在洞庭龙君的龙官之上。此句似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与元稹同时,说不定这是最早涉及龙女故事的一首诗,其新颖独到之处,不言而喻。

  第三句“怅望残春万般意”,点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楼观景,而在于借以表达他在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满棂湖水人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着重渲染景物,只用“怅望”两字淡淡点出当时的心绪。最后以景结情,把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

  在写作上此诗与作者《行宫》诗相类似,虽然只有四句,读者不觉其短,足见手法之妙。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作者于元和九年(814)往潭州(今湖南长沙)途中所作。当正值元稹接连遭贬,此次至岳阳楼却是作为潭守的从事侍宴陪游而来,心中颇有失意之慨,因而作此诗。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金锡锵然款蠹关,云膏浓渚对跳峦。
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烟篁一两竿。
旧社久抛魂梦破,近诗才举骨毛寒。
池轩夜静且留宿,往往自将秋籁弹。
楼观峥嵘,浑疑是、天风吹坠。金屋窈,几时曾贮,粗桃凡李。镜断钗分人去后,画阑文砌苍苔缀。想当年、日日醉芳丛,侯鲭美。
春水涨,鳞鳞细。春草暗,茸茸腻。算流连光景,古犹今尔。椿菌鸠鹏休较计,倚空一笑东风里。喜知时、好雨夜来稠,秧青未。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已传花洞将秦接,
更指茅山与蜀通。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河内着碑铭,睢塘流颂声。百年林下叟,隐隐作仪刑。

富溪邈在江南曲,水色山光画不如。知有幽人茅舍住,尽抛尘事事樵渔。

永乐年中擢殿元,胪传第一拜金銮。五云东畔蓬莱阁,浩荡身沾四圣恩。

狂风几日涨黄尘,篱外桃花忽照人。不有繁红慰逐客,二年不识浙江春。

五纹添线日初长,佳节团圆乐未央。珠落玉盘丸脱手,还劳窈窕作羹汤。

粉丸风味话枌乡,佳节初逢复一阳。妇卜宜男儿肖物,灯前手续大家忙。

深闺五夜一灯光,女手纤纤作粉忙。犹忆儿时当此日,戏堆鸡犬满盘霜。

金茎倾日露华晞,汉苑秋高燕己归。赖有多情双蛱蝶,翩翩时近鹄袍飞。

门外曾无长者车,一身奔走岂安居。谁怜杜老常为客,我怪洪乔不寄书。

烟色春归杨柳底,雨香红入杏花初。溪山咫尺风尘隔,却忆情人会面疏。

义阙三益。
诫替离羣。
侧想谠言。
愿同兰芬。
谓芒盖高。
载越其坟。
涉境登朝。
信惟惠君。
烈烈威禁。
肃如风云。
谁言善蔽。
在幽必闻。
鹤鸣既和。
好爵亦分

千柳万柳风丝柔,五月六月荷塘秋。雷声僻地醒睡鹿,月影一天凉眠鸥。

池蛙夜静鼓吹起,十二栏干花雨收。

汉将边方背辘轳,受降城北是单于。黄河晚冻雪风急,
野火远烧山木枯。偷号甲兵冲塞色,衔枚战马踏寒芜。
蛾眉一没空留怨,青冢月明啼夜乌。

主人渴良马,仆夫念驽骀。行迟追易及,力少牵易来。

时闻千里足,百箭攒其怀。主人虽欲买,众口大悠哉。

烟霞岛上满,落日鬼豪侵。支命全亏骨,包愁总在心。

径荒陶兴浅,袍吝范寒深。起舞徒虚事,频年听翰音。

渺渺蒲江远,年年桂树秋。空馀诗卷在,天地与长留。

亭下波光亭外山,高低融泄照人寒。
最宜风月虚明夜,不著秋毫眼界宽。

无相如来示现身,破魔兵众绝纤尘。七星斜映风生处,四海还归旧主人。

高高突起如苍玉,万古名高更幽独。不向金门驾玉舆,却作青山卧乡曲。

昔谈不二法门中,鳌更劫换毗耶空。借问禅僧何处去,长鲸捲浪翻秋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