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涨芙蓉粉,烟含杨柳丝。幽人家住五云溪。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
箧有中封帖,吟成东去词。荆南相望一相思。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
坡老去今几何世,耿耿清光在天地。年年置酒拜公辰,坐客微嗟今昔异。
海藏诗老能驻颜,韵胜于公有深契。酒酣高歌移我情,黄州苍梧俨坐次。
蜗居雨中过寒食,海棠如雪纷满砌。君门九重家万里,孤臣偃卧空馀涕。
荒江落月迥孤角,一往扁舟落何际。瞻儋由雷肆恶谑,路人犹识东坡弟。
遗诗千载动心魄,当年身受何滋味。故作达语掩悲凉,岂真解脱忘忧惴。
天公有意变要荒,远谪韩苏同一致。达者或穷穷乃达,此中得失难浅议。
惟公解事人胜天,晚岁和陶入圣谛。当歌对酒万端空,领取当前真实意。
宵中风雨除,明蟾界心房。秋堂湛虚白,飞露生浮凉。
夜气之所存,澹然思虑忘。短檠对方册,一览四五行。
注目曾未久,玄花眩幽光。瞳子罹哀酸,蹙额攒清扬。
愤嫌书字细,频挑灯烬长。远睇觉暂明,迫观愈微茫。
掩卷重太息,惊心怛中肠。
黄尘不动午风喧,负郭人家水灌田。山下桃花山上雪,柳烟笼到寺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