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无他、杜鹃催去,匆匆春事能几。看来不见春归路,飞絮又随流水。
留也是。怎禁得、东风红紫还飘坠。天涯万里。怅燕子人家,沈沈夜雨,添得断肠泪。
嬉游事。早觉相如倦矣。谢娘庭院犹记。闲情已付孤鸿去,依旧被莺呼起。
谁料理。正乍暖还寒,未是晴天气。无言自倚。想旧日桃花,而今人面,都是梦儿里。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捲南枝一夜休,孤芳宁肯为人留。淡妆素服真成梦,落月横参各自愁。
七旬寻胜远尘纷,身计优游荷国恩。往复汝勤人尽说,从来忠孝出吾门。
菹寒知园秋,饭白问米贱。妇孙劝甘旨,霜兔颇宜面。
黄花不举酒,佳句馀嫪恋。经行宴坐堂,鼠迹书几砚。
凉风却炎暑,飞雨除氛埃。旅行得兴会,珍馆为我开。
主人平生旧,上客自远来。何异东序贤,共此中山杯。
留连恨落日,披写仍高台。山川怆兴废,歌舞寄欢哀。
徐方多贤牧,天禄继英才。游子悲故乡,为君更徘徊。
洛中诸老今谁识,饮少年高听细论。百五日前花送雨,十三楼下水侵门。
岭霞栖向仇池穴,春鸟啼将蜀客魂。方外归来羞秃鬓,也容乡社割鸡豚。
柿栗当收穫稻终,驾言野适兴何穷。门生二子归来昼,张丈殷兄邻舍翁。
豆饭芋魁吾岂乏,鸡豚社酒岁仍丰。家山日日长牵念,何况传闻襆被同。
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
先生下笔绝代无,鸣玉绾结青珊瑚。况闻篆隶太倔强,百金一字传东吴。
墨池浸没玄兔颖,魑魅反走空堂静。金戟交撑日月轮,银钩倒画龙蛇影。
欧虞褚薛真出群,精妙只数王右军。英姿老气欲飞动,悬珠快剑相纷纭。
呜呼百世谁复识,我今作歌重刻石。莫同茧纸旧兰亭,閟入昭陵永难得。
瞿塘一门江水倾,群趋激射随奔鲸。舟车冠盖凑蜀道,孰问张丈联殷兄。
相逢来往问地主,太守讵敢忘将迎。白崖候馆久茅蕝,近即野处披榛荆。
屏修启剔作庐舍,夙戒里旅迟留行。有如绶馆及郊劳,举国定制谁先鸣。
钱塘鄙人何所似,抵掌自视鸿毛轻。食焉抑畏堕偷懦,汎观彼己同虚盈。
山溪水浒肆登赏,靡识杰阁誇峥嵘。朋从簪盍得众隽,麈谭冰释欣初晴。
鼎新赞我筑斯馆,栋宇不贵朱连甍。入门便足庇风雨,揭榜却借江郊名。
时哉莲幕有嘉客,落笔能令风雨惊。联篇累牍溢我目,粲花丽藻舒我情。
人生悟合良快意,胡为四美嗟难并。日光天际发丰蔀,此去可并依离明。
直排阊阖出滟滪,肃肃东首歌宵征。循崖履坦竟无阻,为君留取能诗声。
此榜与诗傥不朽,此馆想同江水清。我来岁月愧销缩,整缨辑屦图归程。
遗名肯复计身后,谨愿第虞槃水擎。始终感慨遇僚友,遂事且喜相须成。
勉旃功业早期就,发轫自是天衢亨。
旧时游处,只恐沧桑换。明月又窥人,喜分明、尊前眼见。
尘襟初浣,离绪不胜情,三更烛,满堂宾,总道深杯浅。
玉骢催去,计日征蓬转。公事且休忙,好安排、诗筒茗盏。
涞阴梅子,五月定应黄,将携酒,论英雄,莫论闲长短。
蜀使宁辞蜀道难,千山空说鸟飞还。金牛旧启通秦路,天马西来入汉关。
旅泊尚依三楚外,梦游先到七盘间。云边独忆乘槎侣,夜夜看刀泣宝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