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做官之前,像虞卿和魏齐,这是从小的穷朋友,算是很早的了;在穷困中,像韩信和南昌亭长之间寄食交往的穷朋友,也算是很早的了。

但彼此相知,成为莫逆,为什么一定要早认识呢!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就可以依依不舍而成为知交。

天不早了,那夕阳比饯别的酒楼也低了,可是你走上回乡的路,我们之间就被茫茫的风云烟雾隔开了。

去吧,去吧,还说什么呢?你所去的长安是在太阳那边。

注释

白下:古地名。在今江苏南京西北。驿:是官家设置的传递文书以及公车往来的驿亭驿有驿丞,主管驿亭之事。唐少府:是什么人,不详。少府,指县尉,在县治中主管治安的事。唐代人叫县令为明府,叫县尉为少府。县丞、县尉、主簿是平级,仅次于县令。

穷交日:用典。据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战国时,虞卿和魏齐是从小的穷朋友,后来虞卿做了赵国的宰相,魏齐做了魏国的宰相。魏齐和秦国的当权人物应侯有仇,秦国向魏国讨要魏齐,并且讨要的态度很严峻,魏齐就逃到赵国虞卿这里。虞卿为了救从小就是穷朋友的魏齐,立即丢了宰相印,跟魏齐一同偷跑出赵国到了魏国,求情于魏信陵君。信陵君犹疑不决,没有慷慨答应。魏齐见事如此,就自杀了。根据这个故事,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曾说:“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穷交日由此而来。

“昌亭”句:用典。《史记·淮阴侯传》记载:韩信没有做官以前很贫穷,行为又不检点,不能被推选去当个小官吏,他又不能做买卖设法自谋生计。因此,韩信经常去别人家吃闲饭,人们都讨厌他。他曾去南昌亭长家里吃饭,吃了几个月,亭长妻子不高兴。一天早晨,亭长家在草席上吃饭,韩信去了,亭长妻不给安排饭食。韩信看出人家讨厌他,很生气,马上离开亭长家。“昌亭”句出于此。意思是说寄人篱下。昌亭,是南昌亭的省略词。

何用:何必。

怀抱:心心相印。依然:依依不舍的样子。

浦楼:江边的楼。

去去:远去。

日边:意思是说相距遥远。

赏析

  该诗是一篇送别的诗,正如作者其他送别诗一样,也有它特殊的内容与形式。该诗分两段,前四句为一段,用夹叙夹议的手笔抒写了作者与唐少府之间虽然交往不长,但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后四句为另一段,就题写饯别,集中描绘了自己惜别的心情,这种惜别心情是在委婉的、絮絮不休的叙谈中衬托出来的。两段深浅如分,朴实从事,既无虚文,也非俗套。

  诗中还涉及了两个典故。其一,借用了韩信早年因家贫寄食“昌亭”(南昌亭长)的故事,以答谢友人对自己来南京的真诚款待。其二,引用了“日近长安远”的成语故事。晋元帝司马睿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大殿上,当着众臣的面问年幼的长子司马绍:“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个成语后用于表达对京城遥不可及的眷恋、向往。王勃是获罪被革职离京的,他在南京的白下驿为唐县尉饯行,因友人就要启程去长安谋仕途,而他自己也将远赴交趾(今越南)探望老父,那种“去去如何道”的别离心情,既是祝福友人前途似锦,也流露出自己的失落和怅惘

  在这样的笔触之下,作者那种进取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慎于择友和忠于所友的描绘,已经清楚地揭示在读者面前。

创作背景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其时26岁的年轻诗人自洛阳动身去交趾(今属越南)探父,途中经过白下驿(今江苏南京),在此地结识了当地的县尉唐少府。一段日子后,继续南下,与唐少府饯别,临别时写下了《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猜你喜欢
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澹地鲜风将绮思,飘花散蕊媚青天。
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
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
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
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酷爱清香折一枝,故簪香髻蓦思维。若教水月浮清浅,消得林逋两句诗。

我家罗浮下,遥接仙人居。珠树蔽璇宫,瑶台千尺馀。

我昨采药去,长跪授玉书。其字皆鸟迹,读之尘心除。

吐纳沆瀣气,摇曳云霞裾。木客飞迎人,山都笑而呼。

世路多崄巇,何如白云庐。会当生羽翼,飘飘凌天都。

有客来款我,自谓儒者俦。问我胡不出,乃来此淹留。

我笑而不答,彼问方未休。彼我异所志,问答宁相投。

青山屋外高,沟水山下流。隐几书一卷,寒檐雀啾啾。

雪意知呈瑞,还欺客鬓星。悲欢随处异,艰阻向来经。

梦境翩蝴蝶,宗盟近脊令。盘餐更谭麈,足用慰漂零。

高庐背柳临湖水,湖风暗摇吟幌。茶籁鸣笙,琴香泛月,别结兰骚幽赏。

半生屐两。话马峪春云,雁门秋瘴。啸傲归田,瘦棱棱骨总无恙。

还思眼前知己,有鸦寒鹤素,遥答清吭。

柳舫晴移,篁灯凉剪,往事空增怊怅。搴帘凝望。见三五烟舠,打鱼丛蒋。

宿雨含曛,夕山横翠爽。

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皇天从人欲,飞雨飒然至。

风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气。暝投雨僧眠,复得清净地。

舟人候明发,徒侣不得迟。溯流多杜渚,篙楫颇告瘁。

虽微三巴险,事与五盘异。闻昔天目顶,灵物久潜閟。

一朝赴大壑,怒折崖谷碎。回头顾其儿,首尾屡相值。

至今此溪水,斗折七十二。世远众喧传,茫昧竟谁识。

但欣秋涛壮,水物俱得志。我何惮行役,沿洄领佳致。

鸥凫泛淡滥,蒲柳蔚苍翠。人烟乱余集,茅屋若棋置。

之子住河漘,相望劳梦寐。每怨川无梁,握手今可跂。

忆昨访我初,茅斋夜深闭。扣门满衣雪,僵立不得跪。

移灯具鸡黍,浊酒寒不醉。同来郑广文,清瘦凛欲睡。

绝胜王猷戆,返棹何太易。兹行冒暑雨,古礼尚报施。

逝将㰕轻桡,待子思共济。散发乘长流,垂竿钓清泚。

虚舟纵超越,万里谁能系。恐此未易期,临川一长喟。

清信出宽怀。都莫乱参猜。累蒙施惠宴重开。又无百回奉,相酬赛,春深去,夏归来。斋会好编排。增福更消灾。始终如一不生乖。守无为清净,真功满,离尘世,赴蓬莱。

野阔天空云影孤,白沙浅水经霜枯。联翩何处起双雁,稻粱谋远思江湖。

忽然见此虬髯胡,雕弓满控金仆姑。何当健翮快高举,莫遣朔风吹绿芜。

堤草惹烟连野绿,岸花经雨压枝红。
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旆风。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
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西征扈从过龙庭,误得东州浪播名。琴阮因缘真有味,诗书事业拙谋生。

咄嗟兴废悲三叹,倏忽荣枯梦一惊。何日解官归旧隐,满园松菊小庵清。

银台烛,金兽烟,夜方阑画堂开宴。管弦停玉杯斟较浅,听春风遏云歌遍。

金蕉叶,银萼花,卷长江酒杯低亚。醉书生且休扶上马,听春风玉箫吹罢。

诗难咏,画怎描,欠渔翁玉蓑独钓。低唱浅斟金帐晓,胜烹茶党家风调。

攒江酒,味转佳,刻春宵古今无价。约寻盟绿杨中闲系马,醉春风碧纱窗下。

别珠帘秀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夜忆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

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孤眠心硬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

灯将灭,人睡些,照离愁半窗残月。多情直恁的心似铁,辜负了好天良夜。

灯下词,寄与伊,都道是二人心事。是必你来会一遭儿,抵多少梦中景致。

贪看新月不成眠,仿佛清宵对玉娟。诗思君家推绝调,吟成白雪却非盐。

此地稀人迹,诛茅古树间。门前流绿水,屋上枕青山。

藻思明霞发,幽情芳杜閒。真堪著书处,终日掩松关。

风又雨。春事自无多许。欲待柳花团作絮。柳花冰未吐。
翠袖不禁春误。沈却绿烟红雾。将谓花寒留得住,一晴春又暮。

茶洋六月放舟还,水竹千重咫尺间。龙抱石根翻急濑,天凭溪力割青山。

人烟几处闻新哭,柳色经年忆旧攀。争似澄江垂钓叟,一竿无语伴鸥闲。

朱华始沈泉,池塘恰雨天。
鹭头飘雪暗,荷腹荡珠圆。
风递谁家笛,声冲几里烟。
拂波轻重起,隔树往来传。
沥沥虽侵汉,遥遥已杂□。
天龙吟转乐,石韵更相连。
谩读襄王赋,虚夸子晋仙。
宁同向散骑,肠断向漪涟。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