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边杨柳覆茅楹,饮马春流更一登。坐久逐忘归路夕,溪云正泻春山青。
造化工夫正不难,幻成梅柳已班班。清吟且可对冰柱,烂醉未应颓玉山。
鹤冷风亭来砌下,雁迷烟渚驻云间。不移跬步居银阙,仙驭何劳著手攀。
深闺有令范,皎皎扬贞仪。授我四德箴,教我五字诗。
深宵侍篝火,譬若形影随。一朝遽言别,相视涕涟洏。
楼阴下白日,戚戚晨风吹。既去复回顾,离愁无尽时。
昭陵石刻今无有,绢素乃能存不朽。当时奇骨济时艰,驾驭尽入天人手。
隋家再世俱凡庸,不知肘腋生英雄。晋阳奋起六骏马,蹴踏人海波涛红。
帝王一出万邦定,干戈四指群小空。淩烟勋臣尽图画,一旦肯遗汗血功。
呜呼何从得此样,规模却与石刻同。乃知帝王所驭乃龙种,岂可求之凡马中?
唐家开基三百载,展卷尚觉来英风。
膏雨初晴布谷啼,村村景物正熙熙。谁知农圃无穷乐,自与莺花有旧期。
彭泽归来惟种柳,石湖老去最能诗。桃红李白新秧绿,问著东风总不知。
西京高隐乐徜徉,霄汉乔松福荫长。画里邃深挥素匹,文章豪富括青囊。
性成孝节标枫里,诗有渊源话玉堂。正喜逢年椒献颂,捧觞拜首祝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