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劙尔悦世容,断尔佞人舌。絷尔争竞心,投之向荒泬。
毛颖虽良臣,棱棱有廉节。力至可造天,毋使役烦屑。
吐蜃为气楼,丹黄极灵谲。冰夷避不居,龙女窅来媟。
激籁不为蜩,何如抱枯孑?磨镜三千年,月当逊其澈。
芙蓉堂中见嘉什,与君似有三生约。高才磊落亦可怜,谁谓今人不如昨。
我疑此子胸有天地春,不然别有一丘壑。男儿趣向贵如此,慎勿恋他儿女乐。
一襟爽气已逼人,尘氛不假沧浪濯。笔端滚滚龙蛇飞,纸上霏霏烟雾落。
谪仙苏二呼不来,江湖夜雨蛩声哀。观子新诗何所似,秋空一鹤山崔嵬。
山灵起舞神鬼笑,林泉变色云屏开。波光月色清可掬,风露满身寒肃肃。
还君此子不复言,骊龙抱珠海底浴。
琴筑虽有韵,不鼓则不鸣。流水无徽弦,使我神虑清。
风月为节奏,是中无亏成。聊将不俗耳,听此无弦声。
无声非无闻,声自根极生。隐几以眼听,颓然遗其形。
少焉性空水,灵台湛虚明。从渠童子见,掷瓦戏清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