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零落街头羽板稀,已捐团扇过时衣。儿时嬉戏都如梦,不见翩翩蛱蝶飞。
乱雨分秋,浓烟护晚,望远极目偏赊。万顷琉璃,广寒何处,浮云捲尽还遮。
叹杨柳为侬憔悴,蟋蟀为侬凄戚,催寒几阵,西风空庭,湿尽寒沙。
试问琼楼瑶阙,当此夕、何事使人嗟。
啸呼风伯,招寻月姊,桂魄飞来,素影横斜。从今愿、分餐玉屑,长驾金枢,更自左持欢伯,右把婵娟,好待冰壶濯蕣华。
回忆芳时,兰舟同舣,画阁双凭,舞罢霓裳,景色溶溶,教人好觅伊家。
北风萧萧吹江芦,清霜载道冰在须。奚奴束书催上车,政成卷旆归京都。
暨阳眇处天一隅,里闾凋瘵烦爬梳。负戈攘臂众暴寡,探囊胠箧争捐躯。
天民秉彝同好德,椎牛端为饥寒驱。倅州宽惠别淑慝,瘅恶岂必连妻孥。
甘棠蔽芾有馀荫,百里宁谧无援桴。存心忠孝本天性,为政固与常人殊。
寿昌自乐归河中,希文隐忧居江湖。白云舍近毕至愿,青霄路迥宁踌躇。
怀宝恐吾累,蔽形何可遗。囊衣入山谷,势急还弃之。
及至出山日,秋风吹树枝。免为刀兵鬼,冻死宜无辞。
不尽登临兴,吴山秋气深。江湖留客梦,风雨改诗心。
落叶浩无际,闲云许共寻。蒹葭休远溯,把袂快同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