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仲恂母太硕人李氏挽诗

梁君遁世价妻孟,崔母祈天为妇唐。
身是六朝人物旧,眼看三世子孙昌。
人知翕翕味方隽,谁识耽耽意最长。
犹恨年龄不满百,仅成三万五千场。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你喜欢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
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未种丹霄日,应虚玉兔宫。何当因羽化,细得问玄功。
万仞崖擎碧玉台,中閒一镜帖天开。
四时自与幽花对,一点时妆不照来。
应念路傍憔悴翼,昔年乔木幸同迁。(《纪事》云:通方
登第,与王播同年。播年五十六,通方甚少。因期集,
抚播背曰:王老奉赠一第,言其日暮途远。及第同赠官
也,播恨之。后通方丁家艰,辛苦万状。播为正郎,判
盐铁。通方穷悴,求之,即不甚给。时李虚中为副使,
方以诗求为汲引云云。播不得已,荐为江西院官)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朝采山上蕨,暮采涧底薇。虽无粱肉味,聊可以御饥。

羔羊荐美酒,饱食同豢牺。玄庐苟未闭,彼此谁是非。

诸公念我闲无食,粟继舆台扣户频。眼底梅花还索笑,酒肠诗胆已轮囷。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高鸟时时集上柯,高人日日结鸣珂。总戎事业簪貂近,柱下风棱避马多。

忆昨为予悲四大,抵今谁不让双蛾。因君一寄仓庚炙,欲啖丁仪奈晚何。

黄茅生烟暗村落,浩歌无复当时乐。
邻家酒熟逆鼻香,一醉乾坤堕冥漠。
寻芳屡过垂玉轩,叉鱼夜上浮清阁。
斗牌击鼓多伎俩,我独旁观惟大噱。
惊烽放座欢难保,幸得身存他勿道。
吾宗潜武卧空棺,衮臣兄弟埋荒草。
当时醉舞向花下,绿鬓朱颜各鲜好。
隙驹风烛尚须臾,数子凋零不待老。
死生细事从渠天,莫学儿女相哀怜。
一窗容膝可终隐,寇盗扰扰今连年。
王师诛锄有漏网,死灰焰焰犹思然。
忧煎过计祗自恼,且但努力耕吾田。

晨兴理孤榜,薄言东郊游。清风吹我衣,入袂寒飕飕。

幽花媚时节,弱蒋依寒流。山开碧云敛,日出白烟收。

旷望得所怀,欣然消我忧。中流望城郭,葱葱佳气稠。

人生亦已繁,惠养要须周。约身不愿馀,尚恐乏所求。

且当置勿念,乘化终归休。

梅花拥林屋,潇洒极静深。
清风散余香,皓月登虚阴。
中有学古人,坐窥天地心。
神机一感动,妙化不可寻。
持诚问先民,羲皇有余音。
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莲掌月高珪币列,
金天雨露鬼神陪。质明三献虽终礼,祈寿千年别上杯。
岂是琐才能祀事,洪农太守主张来。
成家得将军,如越大夫蠡。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偶寻黄叶路,正值白云秋。到此尘缘净,悠然清兴留。

余粮分鹤饲,落果遗猿收。羡尔烟霞侣,逍遥物外游。

堂开绿野侑嘉宾,相国斋居列锦茵。文献有灵关气数,山川生色仗词人。

百年钟鼎悲流水,万里风云隔去津。偶尔登临搜屐齿,年年花鸟不知春。

通身一穿金锁骨,堪与人天为轨则。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清闲未许住深山,手种桃花溪几湾。回顾落花红片片,不随流水到人间。

相思迢递隔重城,鸟散阶前竹坞清。
定拟秋凉过南崦,长松石上听泉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