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方报先同穴,俄闻改葬期。祇应偕老约,不拟异他时。
已矣如何憾,贤哉有剩悲。会看松柏路,赐篆耸丰碑。
问奇频过子云居,架上萧萧几束书。玄就从教嘲尚白,龙蟠谁信服为鱼。
九霄寒月千门晓,一曲清商万木䟱。便欲相从卜邻去,桂花应许袭人裾。
千里飘零客,双亲喜惧年。马嘶青嶂外,人望白云边。
要领知谁授,舒徐颇自便。此行羞伏枥,何必较夔蚿。
食已无馀事,坡诗信手翻。飘零落蛮蜑,收拾重玙璠。
未易穷关键,才能味语言。向来陶谢并,今日要重论。
步虚声里八奇翁,八奇须信古英雄。宾朋未散山翁醉,听歌同入醉乡中。
更深既尽烛,清气满山川。沙上风鸥聚,烟中霜草鲜。
故人别何处,新月照孤眠。欲寄相思意,征鸿未可传。
学古方从仕,投闲遂屏居。声华芸省旧,风采柏台馀。
黄壤归何速,青云志莫舒。推财均室尽,遗子有家书。
欲寄相思折柳枝,柳枝果否繫相思。人间本自轻离别,翻使柳枝重别离。
万丈玉龙何处山,孤标一影照松关。白头不易人间操,肯比桃花浪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