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明月出天东,团团历东井。不因朝阳辉,何以散光景。
中涵古桂华,期与天地永。本体无盈亏,清明乃其性。
常恐中天云,翳此山河影。有如浊水珠,弃置谁复省。
长风一扫荡,恒若冰鉴炯。白玉十二楼,照耀蓬莱境。
海国秋炎紫汉空,一声深入太霄中。回看五岳三山近,略望千流万壑通。
未必綵鸾能瑞世,可怜黄鹄不离笼。因思兜率黄金地,金翅擎波护鹫宫。
重九将行酌酒杯,庭中嘉菊半才开。于今未及风霜劲,定有黄花待客回。
头梳三角髻,馀发散垂腰。时伴秦楼女,月明吹紫箫。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不见诗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南山起云北山阴,暮暮朝朝晴未深。公荷拳似小儿手,虽不成莲已有心。
珠履三千客满庭,平原使君见皆惊。杀身不听朱英策,空负当时好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