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两句便给全诗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萧条”二字交代了诗人此时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侍从簇拥、嫔娥相伴的富贵繁华。他是旧目的南唐君主,今日的宋人囚徒,生活不唯冷清,对比过去,尤觉萧条。诗写在入宋之后,这样的一种厌倦情绪也就有了理解的线索。诗以“憔悴”领起,对以“萧条”,前者重在写人,后者刻画环境。二者相互映对,写出人因萧条而憔悴,也因憔悴而更觉萧条。意思还不止于此一层。“年来甚”与“益自伤”相对,这是说,人是一年一年的老去,憔悴本来就一年更甚于一年,偏又处在这周遭萧条的环境中,于是便生出无尽的感伤而加快了人憔悴的速度。
中间两联刻画诗人的生活状态。颔联“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紧承首联而发,写憔悴的“病骨”受“风威”所“侵”,伤感的“愁肠”为“雨气”所“咽”。使病体与愁怀紧密关合,以见病因愁起,愁使病笃之意。这一联尤为传神,把病中的敏感形象地写了出来,正因为有病骨,正因为有愁肠,才感受到秋风格外寒,秋雨格外冷。颈联“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句,悲叹宝鼎已无他用,“唯煎药”而已,自己也垂垂老矣,已是“朝髭半染霜”了,更是哀戚尤深。
尾联“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语气悲愤。“前缘”“空王”之说,更涉佛事,益见消沉。愁病交加,无所排遣,便只好求助于佛,而幻想从了解“前缘”中得到解脱,从询问“空王”中得到指点。可是“前缘竟何似”,仍不得而知。“谁与问空王”,亦不得其门而入。诗至此煞笔,流露出无限的惆帐与忧思。其中深沉的内容,耐人寻味。
诗中以“威”写风,以“气”写雨,将政治处境中所有的威逼与压迫都转为自然现象的感受,就文学手法而言是拟人。而在诗人,怕也有不能直言而曲折抒写的现实考虑。全诗把体病、心病、人情、秋景、家事、国事等融合在一体,笼罩了一层伤感的云雾。
近市嚣尘远,幽居古意存。诗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门。
日坐图书府,时开风月樽。野夫因到此,忘却海云村。
举俗慕良旦,好尚各有趋。高楼曝纨绮,贫女无缯襦。
移时曜灵没,素月复已舒。群居女欢宴,长坐独愁吁。
愁吁亦何为,同裯与我殊。春徂秋未返,膏沐谁为娱。
仰视河汉女,相违复来俱。要知比翼乖,各阻天一隅。
乖离有重觏,母使寸心渝。
舟行暑气正淟涊,岸上行人方郁蒸。安得长风来万里,顿令烦浊片时醒。
旭日在船窗,睡起喜欲旋。推篷望诸山,山山如曳练。
我来政及时,千林开已遍。花亦爱客来,天应为花眷。
先教雨洗妆,复遣晴开面。幽寻足未试,一览目先眩。
商量花近远,次第游方便。庶作十日留,荅此花缱绻。
牧笛无心倚玉箫,青帘得意远兰桡。生憎杀景张功甫,浪与移栽向六桥。
滇江夜半风雨黑,电火烧空轰霹雳。须臾雨霁波浪恬,江壖脱却苍龙脊。
道人骑鲸江上来,见之错愕惊而咍。拾得归来世希罕,土花绣涩生莓苔。
上有空星泛宫徵,嶰谷苍莨岂堪比。六丁鼓鞴神功成,百炼金精雪花起。
一吹潜蛟舞,载吹嫠妇泣。孤鸾长吟音袅袅,碎玉玲珑真可拾。
酒酣为我三复吹,青天行云不敢飞。初如七十二凤声雄雌,又若独茧抽出冰蚕丝。
东望蓬莱山,把酒招安期。飘飘清兴不可遏,听君一曲歌我诗。
曲终酒尽客且散,西轩月在梨花枝。
有天斯有地,有君斯有臣。君臣亦天合,谁云属之人。
君者臣之亲,臣则君之邻。微虫有蜂蚁,而人岂无伦。
不见唐虞世,五人作同寅。不见文武时,二公为经纶。
如何衰季世,颓风竟难淳。全躯保妻子,临危谁致身。
束发登朝老合休,一麾江上领诸侯。许身稷契谈何易,结习诗书道未周。
谁使至尊忧稼穑,直应之子负山丘。流亡疾病春都感,惭谢苏州刺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