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玉殿吹笙第一仙,花前奏罢色悽然。忆曾偷学春愁曲,谪在人间五百年。
即看江鸟尽流离,精卫何从借一枝;最恨蹛林秋祭后,天骄犹自灼羊脾。
晓寒初怪客衣重,隐约钟声长乐宫。出户万家横雪里,止车双阙秀云中。
退朝禁柳迎人绿,寓直庭花向日红。纵使著书嘲尚白,会应华发兆非熊。
三年两度过溵阳,鞍马红尘道路长。花月不应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
朔风凛凛频惊应,夜雨萧萧偶对床。他日水南营葬地,愧无遗爱在桐乡。
一曲鸣琴一局棋,一瓢新酒一编诗。幽斋风月清无限,莫问流年有盛衰。
华灯红壁闻箫鼓。雄龙雌凤遥相语。抱得七弦雌。无人知此心。
发丝怜曲局。无意调膏沐。沟水日西东。君心同不同。
半帘垂柳夕阳斜,香冷閒窗日便赊。莫道朝来不憔悴,撩人偏恨牡丹花。
云间长抱石,鸥梦浅依沙。山静能容客,潮流直到家。
苟全徙倚便,小隐困穷加。不识春风面,何人问落花。
绣殿宜晴日,彤楼切太虚。卿云连复道,颢气护宸居。
建凤黄金榜,疏龙白玉除。仙蓂乘月吐,浑契史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