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愁难寄托。萧条甚、情丝怎系离索。美人去后,余香尚在,袖稍襟角。
罡风最恶。未必算、卿卿福薄。忆当初、修嫭连娟,肠断旧标格。
不堪回首处,霜陨秋荷,钗分金雀。姗姗月底,待招来、望中魂魄。
未了今生,或能够、来生会著。散花人、结习空时无所缚。
雨梢风叶夜飕飕,长忆溪堂下榻留。清气逼人眠不得,吟诗直过五更头。
驱车远出长林下,偶共孤僧语幽榭。春星半壁淡无辉,独醉松风了清夜。
去年移竹比儿长,今岁抽梢已过墙。不待伶伦裁律管,自有天声谐凤凰。
流水独吟花径,好山重约云门。茶瓯疏竹孤寺,桐角斜阳远村。
松竹夜枕听,窗扉朝起看。虽成见睍喜,敢废履冰难。
照映形知秽,嘘呵诗故寒。要能穷极览,安得振飞翰。
僻境但流水,秋风隐计贫。石门槐叶暗,茅屋豆花新。
晚食忘兼味,天游懒徇人。将师广成子,澹泊葆吾真。
朝取饥蚕食,夜缝千里衣。复闻南陌上,日暮采莲归。
青苔覆寒井,红药间青薇。人生乐自极,良时徒见违。
何由及新燕,双双还共飞。
繁英的的绕南荣,花信风来孰主名。冬夜还疑输夏日,秋淋何事转春耕。
地瓜生处成滋蔓,土豆收时祝满盈。更有蔗浆通市舶,羁縻应鉴远人情。
丹崖碧嶂路回环,亭障参差落木间。云壑坳中村舍补,石梁断处驿程弯。
浅深残雪涉微水,高下斜阳度固关。明日驱车凌绝顶,南天门下望龙山。
茸茸滋碧藓,无处不伤魂。旧恨空阶色,新愁细雨痕。
绿疑初草嫩,红衬落花繁。谁向遗宫见,能忘昔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