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临清莫三叹,对景非一欣。缓踏溪南路,怕惊鸥鹭群。
采药复何事,持筐入翠微。平生多远志,白首未当归。
露湿花粘足,云乾月在衣。蝉声与流水,自喜赏音希。
又报玉梅开,笑泥青娥饮。去岁留心直到今,醉里如何禁。
身作合欢床,臂作游仙枕。打起黄莺不放啼,一晌留郎寝。
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三楚波秀士,皓首穷六经。
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
塘烟漠漠水迢迢,摇荡春风几万条。不傍御园歌舞地,只愁宫女妒纤腰。
蜀僧出世在空门,心迹超然离垢氛。欲问安禅最幽处,一潭秋月半山云。
忍听慈乌返哺儿,结巢飞在最高枝。夜来不在高枝宿,啼到西山月落时。
沙碛秋高宛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归与远行棹,拜君新构堂。隔语尚款款,卧病原在房。
谓言不日好,并坐叙喧凉。何竟朝闻讣,凄兮夕感伤。
君上尚有母,膝下未生郎。平生忠孝节,一夜共琴亡。
已分高轩绝往还,深居何事复相关。打门诗债何人索,倚壁筇枝对我闲。
谏草糊窗经断烂,诰绫装帖喜斓斑。卧游恣看蓬壶景,一角犹余马远山。
维舟重到绿杨城,门巷萧条转眼更。邻妪相逢应识我,隔墙曾听读书声。
沧波末静我安归,四顾茫然赋采薇。幽念不随鸦噪乱,故交真似蝶来稀。
长留诗卷贫何病,复抱琵琶老更非。千古湘累同此恨,孤臣已换芰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