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笏引上天梯,鞘鸣奋地雷。谁云天尺五,亲见玉皇来。
双旌直下大江东,五夜清霜动晓风。赤县正依瞻望表,苍生全藉抚摩中。
覆盆郁抑能无白,充庾因陈渐有红。今代文襄古刘宴,临岐一语已归公。
操刀取肝时,心手两不知。一念但知亲,安知亲之肢。
不识不知处,可以观天机。自兹通神明,成子其充之。
独步文章世孰先,直声孤节亦无前。欲知退足高千古,请视经犹疾五年。
在我光阴长更乐,扶天功业去如捐。西湖风月谁为伴,笑许当时处士贤。
一梦从公十载深,塞云关雪换朝阴。嘘枯地觉无余恨,留落天疑直至今。
经共任安终托意,早成疏傅欲归心。两嗟萧瑟东风外,尽与伤春变楚吟。
除书朝下五云间,阁吏新移玉笋班。恰恰黄莺鸣苑树,迟迟骢马过乡关。
濯缨长乐宫前水,拄笏终南雨后山。不羡相如文似锦,到官三日咏诗还。
扁舟重过峡山寺,老衲相迎停夕曛。宝刹云深人不到,玉环尘寂事空闻。
诸山对峙双门迥,一水中流两岸分。千古依依名胜地,断崖枯木护閒云。
星河影动雁初飞,物序凄清事渐违。应候砌虫吟切切,望秋梁燕语依依。
芙蓉香远风难断,葭菼根孤露易晞。惟有白云无别恙,夜深随月到禅扉。